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國內種植草莓面積成長 不乏青農投入產業

客家電視

更新於 03月22日09:05 • 發布於 03月22日05:00 • 羅弘昇 吳湘屏 桃園

這幾年國內種植草莓的面積穩定成長,其中不乏青農的投入,就來看看兩戶草莓青農,他們有人學以致用,把過去大學和研究所的所學,用在草莓的田間管理,有人則是從電子業斜槓到草莓園,為了防治病蟲害,晚上還在園區觀察蟲的作息。

「每一株,它都前面頭果都很大個,然後越來越小,對 所以它其實是同一個媽媽生的。」

從草莓的病蟲害防治到植物特性,柯元婷都可以有條不紊、思路清新地解說,除了是這幾年的田間管理經驗之外,還有大學到研究所,都是念植物病理的學以致用,更特別的是,柯元婷和先生大學就是班對,甚至研究所也是,在攜手學習的過程,小倆口對草莓情有獨鍾,因此長輩提供的2分地,就是一起築夢的園地,但是也因為兩人都在相同領域學有專長,6年來堅持專業的情況便在所難免了。

南投縣國姓鄉草莓農 柯元婷:「我們兩個很常會因為,就是對於病蟲害有不同的見解,或是是不是生理障礙呢,之類的這些見解,然後就會有點小吵架,然後小爭執,對 因為其實畢竟我們兩個,學的都是一樣的東西,可是就算是學一樣的東西,也有不一樣的看法,因為切入點不同。」

南投縣國姓鄉草莓農 黃建睿:「就用我們自己是念科學的,對!我覺得科學的問題,用科學的方法解決。」

既然夫妻倆都有自己的堅持和看法,遇到爭執不下的時候,那該怎麼解決。

南投縣國姓鄉草莓農 柯元婷:「我們就會去跟學校的老師,跟就是實驗室,像是農業改良場,我們有非常多的同學,學長姐都在那裡,我們就會各方請教,然後把,甚至把我們的植物啊什麼的都帶去,然後做一些那個分析,病理的分析。」

南投縣國姓鄉草莓農 黃建睿:「就是去問了結果,或者是檢驗的結果出來以後,我們再說誰是對的這樣子 對,當然也還是會有就是,那你就要記得,下次就是、就是要先聽一下,對!還是都會有這樣子的狀況。」

從學生時代的相知相惜,到畢業後延續所學應用在工作上,成為事業夥伴,草莓連結柯元婷夫妻倆的感情,也是學理與實務的橋梁,而園區裡不僅只有草莓,還有其它農作物正在試種當中,除了讓園區的植物品項多元,還可以提供學弟妹做實習場域,一對青農在這裡用熱忱,專業、相互扶持,灌溉著土地也實踐著夢想。

桃園市中壢區草莓農 張絜威:「在科技廠上班壓力很大、沒日沒夜,你做到後來賺到錢,身體也搞壞了,我桃園又離臺北近,大家下來這裡,一天、半天,他就可以玩到他想要玩的這樣。」

做了10幾年的科技人,張絜威3年前轉換跑道,在溫室裡種起了草莓,除了看準桃園,發展草莓觀光果園的地利之便,更是希望可以在事業上闖出一番天地,為了無毒管理,張絜威花了不少苦心,因為他告訴自己,每一年的產量都要有所成長。

桃園市中壢區草莓農 張絜威:「(從)種下去開始,我就每天在田裡會看蟲這些,有時到10點、11點才下班,因為蟲牠是晚上的時候才出來吃,沒有在那個時間看,你看不到,你不知道它裡面多嚴重了,你要每天去看它、去關心它,你才知道你的草莓現在有什麼狀況,我們才知道 我們要怎麼去改進。」

這幾年,陸陸續續有青農投入草莓種植,他們為了食安、為了產業升級,邊學邊做,不斷提升栽培管理技術,為草莓產業注入活力,也讓人看到臺灣年輕從農的希望。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