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房屋稅2.0新制上路第一年,不少民眾已經收到稅單,發現戶籍登記地址同一個建物,竟出現「自住、非自住」兩種不同算法,應繳納稅金也比過去增加不少,但明明都是自己的房子,怎麼會多出非自住的部分,而且案例幾乎都發生在台北,對此台北市稅捐處坦言,新制上路首年系統設定錯誤,已經開始修改系統重新計算,將會核發更正過的稅單。
房屋稅即將在5/1開徵,一般來說設在地下室、自用的停車空間,可以免徵房屋稅,不過近期有不少民眾收到稅單,發現怎麼跟去年相比,稅金增加了,疑似是因為車格車道還有公設通通被算成非自住的稅率。
今年房屋稅2.0新制首度上路,但民眾戶籍登記地址,所屬同一個建物出現自住、非自住2種不同算法,看看民眾去年稅單只有自住或公益出租稅金,非自住部分為0,今年同樣沒有出租或營業用,收到的稅單卻多了非自住稅率,增加256元,讓他霧煞煞。
收烏龍稅單屋主:「唯一有關就是可能屬於停車位,今年看到財政部有要求,(使用情形)要分出來7個項目,然後他(稅捐處)發現,原來停車位是要課稅的,他就把它納入課稅的範圍。」
陸續有北市民眾反映今年房屋稅算法怪怪的,還有網友分享,向稅務單位詢問,指出住宅是自住適用稅率1.2%,但車道和公設算成非自住,稅率變成2%,多收上千元稅金。
收烏龍稅單屋主:「他(稅捐處)一聽到我這個問題,其實他知道,因為可能已經有滿多人反映過,所以他直接就說,5月底前會先重寄稅單,叫我可以先不用繳。」
受影響民眾恐怕不計其數,財政部也說明這個情形只有台北市發生,而同一建物內公共設施用地也算是自用住宅,北市稅捐處則表示由於新制上路首年,系統設定錯誤,造成核算稅金衝高,已開始修改系統重新計算,核發更正過的稅單,但5/1前寄出正確版可能來不及,如果民眾已經繳稅,將會予以退稅。
只是攸關稅金茲事體大,官方失誤核發烏龍稅單,就算緊急補救,對受影響的屋主而言還是又氣又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