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導,緬甸軍政府今天(2日)證實其部隊朝中國紅十字會的援助車隊開槍示警,所幸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而此事也凸顯在緬甸內戰未歇之際,援助團體請求進入當地、協助地震災民時所面臨的挑戰。
緬甸軍方2021年發動政變,推翻諾貝爾獎得主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的民選政府後,內戰就此爆發。緬甸的經濟和基礎民生服務遭到摧毀,軍政府的執政也面臨困難。
緬甸軍政府發言人紹敏通(Zaw Min Tun)表示,中國紅十字會沒有向當局通報其車隊於1日晚間進入衝突地區,軍方一支維安部隊在車隊未依指示停下後,對空鳴槍示警。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援助隊伍和物資都安全無虞,並呼籲緬甸各方確保救援人員安全。
在這起鳴槍事件發生之際,根據緬甸國營媒體報導,緬甸28日發生的規模7.7地震已造成2,886人死亡,4,639人受傷。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指出,重災區實皆省(Sagaing)的農村地區大部分都受到與軍政府對立的武裝反抗團體控制。
國際危機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說:「鑑於政權的限制、地方政府和武裝反抗團體之間複雜的布局,以及持續不斷的衝突,這些地區將是援助機構最難抵達的區域之一。」
國際危機組織表示,即使在地震發生前,也很難從這些地區取得資訊,因為軍政府斷絕了對外的網路和行動電話通訊。
一名前往實皆省的男子向路透社表示:「鎮上到處都是士兵。」「他們在那裡是為了維安,不是為了救援。他們對每輛車進行檢查。」
總部設在紐約的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呼籲緬甸軍政府允許人道援助自由進入,取消對援助機構的限制,並表示捐贈單位應該透過獨立團體、而非單方面透過軍政府提供援助。
「人權觀察」亞洲區副主任劉智心(Bryony Lau)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應對如此大規模的災難上,緬甸軍政府無法被信賴。」
「關注災情的政府和國際機構必須向軍政府施壓,允許立即、全面地接觸災民,無論他們身在何處。」
緬甸武裝組織「克倫民族聯盟」(Karen National Union)指控,軍政府在地震發生後仍持續空襲。緬甸主要叛軍團體「三兄弟聯盟」(Three Brotherhood Alliance)1日宣布單方面停火,以協助救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