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雄打造24小時國際機場,為何重要,因為現有的小港機場,有宵禁時段,從凌晨12點到早上6點半,都無法有飛機起降,讓小港機場發展受限,未來就算改建工程完工,仍會因為周邊鄰近住宅區,機場宵禁問題無法解決,除了缺少長程航班,降低國際航空公司停留意願,貨運量也無法提升,影響半導體產業的空運量,恐怕讓高雄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受限。
乘客說:「這樣子居留我們嗎?我們有犯罪嗎?」機上乘客等到深夜,等到火氣大,2024年11月27日一架虎航班機從越南要返回高雄,結果碰上流量管制延誤,抵達時間又遭拒飛。
就因為高雄小港國際機場有宵禁規定,從凌晨0點到早上6點半,都禁止飛機起降,主要是機場周圍都是住家,從Google地圖來看,高雄小港國際機場的百公尺外,可以說都被住宅區包圍,再實際來到現場,透天厝頂樓望去,隔一條馬路就是機場,所以飛機經過起飛降落,周遭居民都知道。
機場旁居民說:「有時候很晚了還有聽到飛機聲在那邊呼呼呼這樣啊,目前有宵禁啊,對啊。」宵禁的規定讓小港機場的國際航線,都是航程在5小時內的亞洲航線,加上腹地不大,跑道長度較短,整個機場發展受限,不過2024年新航廈開工,第一期工程預計在2032年完成,是否能有所改善?
高雄市議員(民)黃文益說:「它原本的先天條件不足,改建完的小港國際機場還是沒有辦法變成,一個全面性全球化24小時都可以營運的國際機場。」新航廈只是更新航空站,問題仍舊存在,身為台灣的第二大國際機場,交通部統計,2024年高雄小港國際機場,國際航線的客運量達586萬人次,預估在2040年,將達到1427萬人次。
面對這樣的先天條件不足,不僅缺少長程航班,貨運量也無法提升,根據「高雄國際機場2040年整體規劃」預測,小港國際機場2040年貨運量9.6萬噸,國際線9萬國內線0.6萬。未來5到10年高科技半導體產業,所需貨運量為819噸到1647噸不等,擴建的新航廈可能仍無法負荷,恐怕也影響,高雄未來高科技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