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楊萬利從緬甸街搭起橋梁,為新住民開啟台灣多元樣貌

VERSE

更新於 2023年12月15日06:58 • 發布於 2023年12月15日02:16 • VERSE
「鳴個喇叭 Mingalar par!緬甸街」工作室主理人楊萬利。攝影/Ogawa Lyu
「鳴個喇叭 Mingalar par!緬甸街」工作室主理人楊萬利。攝影/Ogawa Lyu

於中和華新街創辦「鳴個喇叭 Mingalar par!緬甸街」工作室的楊萬利,由緬甸街作為起點,為東南亞、新二代發聲。

文字/林蔚靜

攝影/Ogawa Lyu

編輯/蘇曉凡

於中和華新街創辦「Mingalar par!鳴個喇叭 緬甸街」工作室、推廣緬甸文化的楊萬利,十歲隨家人從緬甸遷居台灣的楊萬利,求學過程因為文化差異而被迫處在邊緣,直到2017年首次返回出生地,才拼起完整的自己。從緬甸街作為起點,楊萬利為東南亞、新二代發聲,也為台灣捏塑多元面貌。

「萬利!妳要不要試試導覽緬甸街的生活?」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曾任移工媒體《四方報》總編輯張正的一句邀請,是楊萬利創立工作室「鳴個喇叭 Mingalar par!緬甸街」的重要契機。工作室從街區導覽出發,一路拓展出刊物、社群媒體、市集、展覽及Podcast等不同平台,為緬甸街發聲,也為更多不同背景的新二代倡議——以多元和包容精神,形塑一個更美好的台灣。

台灣最大的緬甸華人聚落位於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是1960年代以來陸續移居台灣的緬甸華人,在異鄉起造的一座小緬甸。

在這個俗稱的「緬甸街」,招牌加註緬甸文,商舖陳列緬甸的食品與雜貨,餐館供應滇緬料理及小吃,空氣中是南洋的辛香,坐在騎樓下喝緬甸奶茶的在地居民以緬甸語談笑,佛堂禮佛的婦女臉上擦了緬甸傳統的特納卡⋯⋯這些日常,帶給在台緬甸華人歸屬與安全,也撫慰了他們的思鄉之情。

然而,對楊萬利來說,過去在緬甸所熟悉的一切,到台灣卻成為她的創傷回憶。1993年,十歲的楊萬利跟隨家人從緬甸撣邦來台,在緬甸街開始新生活,但適應過程並不順利。她時常被同學起鬨叫「緬甸人」,也因跟不上課業進度而被班導當眾責罵「差勁」。

「我當時很難理解自己為什麼跟別人不一樣?那個不一樣讓我覺得很難過,因為跟同學格格不入。我能想到的辦法就是隱藏自己的緬甸背景,努力當個台灣人,努力融入台灣生活。」楊萬利說。

很長一段時間選擇隱藏自己的楊萬利,2016年在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張正的鼓勵下,開始導覽緬甸街,這不但讓她找回了完整的自我,也讓她意外開啟了自己的志業——2018年楊萬利與姚羽亭一同創立「Mingalar par!鳴個喇叭 緬甸街」, Mingalar par意為「你好」,是緬甸人初次見面的招呼語,她們想讓台灣人真正認識緬甸街。

楊萬利跟隨家人從緬甸來台後便在中和緬甸街生活。攝影/Ogawa Lyu
楊萬利跟隨家人從緬甸來台後便在中和緬甸街生活。攝影/Ogawa Lyu

積極推展各式活動 撕去標籤

「身為一個在緬甸街長大的孩子,我希望透過一個在地人的視角,帶大家去認識這個街區。」楊萬利發現,偏見和歧視源自於台灣人對緬甸街的不理解與缺乏認識管道。

楊萬利以最平易近人的「食」,為訪客開啟一扇認識緬甸街的大門,再系統性地重建緬甸街印象,「街區導覽走讀,從滇緬料理,到在地的生活方式及文化,以及緬甸華人落地生根的故事。」此亦規劃有南傳佛教信仰、緬甸傳統服飾妝容及緬甸午茶等主題導覽。

為推展不同形式的溝通,除經營社群媒體,楊萬利團隊爭不但出版中緬雙語地方誌《Mingalar par 緬甸街》,介紹緬甸街的食與文化並深度報導移民故事,以及以緬甸街為背景創作的繪本《誰吃了我的豌豆烤餅?》;2020年更策劃了緬甸街散步運動,飲食插畫展搭配街區聲音導覽,以文化、散步和美食三路線深入淺出推廣緬甸街。

楊萬利團隊也十分積極尋求各種形式的合作機會:與義美合作三場直播,邀請東南亞移工與新二代與會分享;或申請信義房屋的全民社造行動計畫,以互動式地圖和影片線上策展;串聯緬甸街周邊學校,舉辦教師研習及種子導覽員培訓,更在2020年3月推出Podcast《鳴個喇叭!緬甸街》等等。

在諸多推廣形式中,楊萬利特別喜愛「市集出攤」,每個月固定參與台灣文學基地主辦的市集,亦曾在草率季和書香市集出攤。她笑說:「市集是一個很棒的交流平臺,可以讓我們接觸到更多的非同溫層,是撕去標籤的大好機會!」

2017年楊萬利第一次重返緬甸,才找回了完整的自己,拼起完整的歸屬感。攝影/Ogawa Lyu
2017年楊萬利第一次重返緬甸,才找回了完整的自己,拼起完整的歸屬感。攝影/Ogawa Lyu

從緬甸街拼湊完整自己 拾起女性堅毅

經營三年下來,不僅促進台灣人對緬甸街的認識,也讓緬甸華人開始重新認識自己。楊萬利自己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緬甸街導覽,讓楊萬利對自己的緬甸華人身分開始產生自信,也對記憶中的家鄉及緬華遷徙故事感到好奇。2017年楊萬利第一次重返出生地,親戚和同學以乳名和緬甸名呼喚她的那一刻,她找回了完整的自己,拼起完整的歸屬感。

「我的三個名字,就是我的三個身分和文化認同,」楊萬利說:「在隱藏自己緬甸身份的那段人生,我是不完整的。」楊萬利也高興地表示,近年緬甸街也出現正向改變,大家開始自信地說自己的故事、重視並認同自身文化價值與母語傳承,新二代也開始投入參與緬甸街的公共事務。

「緬甸街是一個出發點。」楊萬利說,2020年她將工作室正式立案,計劃走出緬甸街,前往台灣各地,串聯起更多東南亞聚落及不同背景的新二代,共同倡議新住民與新二代的相關議題。

「鳴個喇叭 Mingalar par!緬甸街」工作室的核心成員只有兩位,卻理想遠大。楊萬利不但兼任雙份工作以及工作室運作,往外不停尋找資源、合作對象,往內則必須與鄰里維持良好關係。當被問及是否有過放棄的念頭,楊萬利態度堅定:「這就是我想做的事。」

這份堅定,是受到緬甸女性所啟發。楊萬利在緬華遷徙的生命故事裡看到「女性」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以家鄉味為家人帶來溫暖的凝聚力,也堅強地面對各種困境。回顧來台灣的第一年,楊萬利說:「我雖然一直哭,卻從來沒想過拒學,我想是因為我媽媽一路默默陪伴在我身邊,她生命的韌性影響了我,讓我有勇氣面對困難。」

楊萬利期待東南亞新住民、新二代能真正成為台灣多元面貌的一部分。攝影/Ogawa Lyu
楊萬利期待東南亞新住民、新二代能真正成為台灣多元面貌的一部分。攝影/Ogawa Lyu

消弭「小楊萬利」偏見成了前進動力

2019年楊萬利重返曾就讀過的小學,帶領教師研習課程。「這對我有重大意義,我站在自己曾經被狠狠否定的場域,以真實的我分享緬甸街的一切,」她說:「回家後我哭了很久,多年來一直深藏內心的委屈終於可以釋懷。」

然而,朋友不滿小孩所就讀的小學,脫口一句抱怨「外配的小孩素質很差」,也讓楊萬利回想起小學時候,因為文化差異、課業跟不上等因素,被班導認為是麻煩而忽視,驚覺即使到了看似開放、多元而包容的今天,台灣人對東南亞新住民及新二代根深柢固的偏見還是一直存在。

「這是推動我前進的最大動力,」楊萬利說:「我在當年的母校療癒了創傷,但我發現在台灣還是有許多小楊萬利的存在,我希望改變這樣的現況。」從緬甸街出發,楊萬利希望扮演溝通的橋梁,消弭偏見與歧視,讓東南亞新住民及新二代真正成為台灣多元面貌的一部分。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