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國際大風吹】以巴衝突快速解析:哈瑪斯是誰?跟黎巴嫩有什麼關係?為何阿拉伯國家未必挺巴?

關鍵評論網

發布於 2023年10月18日03:17 • 國際大風吹

以色列、哈瑪斯突然開戰,震驚全球。這一星期來,無辜平民遭受死傷或慘遭綁架、房屋建築被炸成水泥廢墟、衝突雙方強勢隔空放話……瞬間充斥了媒體版面。

但看了這麼多的戰爭場面,或許有些人還是一頭霧水,例如他們到底在打什麼?哈瑪斯是誰?加薩走廊就是巴勒斯坦嗎?以色列跟巴勒斯坦之間有什麼血海深仇?近兩年不少阿拉伯國家跟以色列的關係改善了,那他們還挺巴勒斯坦嗎?還有,以色列對哈瑪斯作戰的同時,也對鄰國黎巴嫩發動空襲,那黎巴嫩又扮演什麼角色呢?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有何恩怨?

以巴之間的歷史糾葛,要回到100年前的20世紀初。一次大戰結束後,大英帝國負責管理地中海東岸、涵蓋今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這片土地。

當時這裡還沒有國家,叫巴勒斯坦地區,居民以阿拉伯人為主,猶太人是少數。不過一方面這裡的阿拉伯人對巴勒斯坦的認同越來越強,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也希望在這片所謂祖先的土地上建國,尤其在納粹德國展開種族清洗之後,更多猶太人移民到這裡。雙方不但彼此看不順眼,更反對英國統治,不斷爆發衝突。

最終,聯合國在1947年決議把這裡分成以巴兩個國家,至於伊斯蘭、基督教、猶太教都視為聖城的耶路撒冷,則是由聯合國管理。英國則會完全撤離。

決議通過後的隔年1948,英國撤離,猶太人馬上宣布以色列建國,但周邊阿拉伯國家拒絕接受外國的安排,立刻對以色列宣戰,爆發第一次以阿戰爭。

開戰前後,本來住在這片地區的阿拉伯人,估計有一半、大約70萬人,遭到以色列的強制驅離或被迫逃亡。最終,以色列挺過危機,但那些被連根拔起的阿拉伯人,卻淪為難民流落四方。這群巴勒斯坦人,因此把以色列宣布獨立,而他們失去家園的這天,定為浩劫日。以巴的建國夢,一個實現、一個破滅,留下深深的歷史傷痕。

什麼是加薩走廊?

第一次以阿戰爭後,以色列國土初步成形,不過約旦河西岸地區被敘利亞佔領,靠地中海的狹長地帶加薩走廊,則是被埃及拿下。後來在1967年,以阿雙方又爆發所謂「六日戰爭」,結果以色列再度獲勝,並一口氣拿下加薩走廊、約旦河西岸,以及東北方的戈蘭高地。

從這場戰爭後,以色列跟阿拉伯國家的衝突趨緩,跟巴勒斯坦的衝突卻增加了。

以色列開始在巴勒斯坦人聚集的加薩走廊以及約旦河西岸進行屯墾,增加在地的猶太人數量,讓巴勒斯坦建國的可能性逐步消失,不過受到以色列直接統治的巴勒斯坦人,也沒忘記建國夢,示威、抗爭和暴力衝突反覆發生。

到了2005年,以色列決定將軍隊撤出加薩走廊,也關閉在當地的屯墾區。2007年,加薩走廊被哈瑪斯掌控。由於哈瑪斯的路線比較激進,以色列和埃及隨後以國安的理由,對加薩走廊實施嚴格的陸海空全面封鎖。

長41公里、寬10公里的加薩走廊,住了200多萬巴勒斯坦人,卻被高牆包圍,只有三個出入口,人員和貨物進出都得受到嚴格管制。超過一半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將近8成得靠救援物資才能吃飽。因此人權組織形容,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監獄。

哈瑪斯是什麼?

1987年成立的哈瑪斯,是握有武裝力量的伊斯蘭組織。就像大部分巴勒斯坦派系一樣,哈瑪斯不承認以色列的主權,認定以色列非法佔領大片巴勒斯坦土地,要解放這些佔領區,但相較於其他政黨或派系,面對以色列的態度更加強硬。

例如,作為巴勒斯坦唯一合法代表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1993年跟以色列達成《奧斯陸協議》,放棄暴力和恐怖主義,換取更多自治權,就被哈瑪斯唾棄,因為哈瑪斯根本不願承認以色列的地位。

2007年,巴勒斯坦發生不同路線的派系內鬥,最終哈瑪斯控制了加薩走廊,另一大派系法塔赫,則掌控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但實質管轄範圍只有約旦河西岸。

受到國際認可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在溫和派的法塔赫主導下,多年來好幾次跟以色列進行協商,希望能讓以巴兩國和平共存,卻一再失敗,民意支持度呈現下滑的趨勢。

而哈瑪斯則是多年來對以色列發起多次攻擊行動,因此被美國、歐盟、以色列列為恐怖組織。專家表示,雖然加薩走廊遭到封鎖,但以色列死對頭伊朗,還是透過地下坑道或用船載零件上岸後再組裝的方式,將軍火武器送進加薩,哈瑪斯才得以持續進行軍事行動。

黎巴嫩跟以巴衝突的關係?

就在哈瑪斯突襲以色列的同一天,落在以色列境內各處的火箭,其實有一部分是從黎巴嫩發射的。而以色列自衛軍對哈瑪斯開戰的同時,也有一部分軍力集結在北邊跟黎巴嫩的邊界,預防衝突升高。

這是因為黎巴嫩真主黨,長期以來也是以色列的死對頭。真主黨是在伊朗資助之下,在1982年成立的什葉派伊斯蘭政治兼軍事組織,一方面是黎巴嫩什葉派人口的最大政黨,開學校、興建文化中心、經營診所,但另一方面也有軍事力量,而且成立宗旨跟哈瑪斯一樣,就是消滅以色列。

數十年來,真主黨跟以色列之間發生過大大小小的武裝衝突,最嚴重的一次是2006年,曾經有1個月上升到戰爭狀態。另外,也在以色列和其他地方發動過不少恐怖攻擊,因此就跟哈瑪斯一樣,被美國、歐盟等多國列為恐怖組織。兩個組織之間來往相當密切。

在今年這波衝突中,真主黨和以色列之間,已經有幾次交火,造成雙方死傷。但如果衝突擴大,變成以色列跟哈瑪斯和真主黨雙線作戰的話,恐怕會對整個區域造成更大的衝擊,也因此美、英等國已經承諾會派軍力支援以色列,也警告真主黨不要輕舉妄動,以免戰火失控延燒。

阿拉伯國家還在意巴勒斯坦嗎?

根據華盛頓政策研究所的統計,開戰以來,全世界至少有44國譴責哈瑪斯的行動,不過在中東的阿拉伯國家,態度則有微妙的不同。

伊朗和敘利亞力挺哈瑪斯,伊拉克、約旦、科威特和卡達則是譴責以色列,大致上都算是站在巴勒斯坦這邊。在此同時,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還有沙烏地阿拉伯,則表示譴責一切暴力,希望雙方冷靜自制、盡快停火,換句話說,並沒有跟巴勒斯坦同仇敵愾。

從2020年以來,在美國居中斡旋之下,以色列先後跟蘇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等阿拉伯國家,宣布關係正常化。也就是從本來互不承認主權,轉為互相承認。外界分析,這是因為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為主的遜尼派伊斯蘭國家,對於什葉派大國伊朗的影響力非常在意,寧可放下以巴問題,跟以色列改善關係,以便獲得美國的安全保障。

紐約時報10月初還報導,如果沙烏地阿拉伯願意跟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很可能會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一起與美國簽訂軍事共同防禦條約,也就是升高到類似美國跟日本、韓國的同盟關係。

而哈瑪斯選在這個時候發動攻擊,除了針對以色列之外,顯然也是擔心,這批阿拉伯國家忽視或淡化以巴問題,會讓巴勒斯坦的建國夢越來越渺茫。路透社採訪到一名知情人士,就表示哈瑪斯的行動也是警告沙烏地阿拉伯還有美國,不能不管巴勒斯坦,否則這個區域不會有安寧的一天。

有趣的是,巴勒斯坦擔心自己被阿拉伯兄弟們邊緣化的同時,在力挺以色列的美國,有34個同情巴勒斯坦的哈佛大學學生團體,寫公開信認為以色列才應該負全責,而遭到包括華爾街企業執行長在內的輿論激烈批評,認為學校必須公布這批學生的姓名,因為他們價值觀錯誤,未來將永不錄用。

而校方最終譴責哈瑪斯暴行,但也強調學生有權表達自己的立場。

在大西洋另一頭,英國廣播公司BBC,則是被英國國防大臣批評,為什麼在報導中不稱哈瑪斯為恐怖組織,只說是武裝團體,道德觀似乎出了問題,而BBC則回應這是長期政策,只有引用其他人的說法才會使用恐怖份子的標籤,不會在報導中主動使用這個字眼,否則等於是選邊站,有失中立。

在強調言論自由的國度,顯然以巴問題還是不斷挑起敏感神經。

更多關於「以巴衝突」的內容:

點擊加入關鍵評論網LINE官方帳號多元觀點,從這開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