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未來可能會吃由小行星岩石中的細菌所製成的營養食品。這項研究於10月3日發表在《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西安大略大學地球與太空探索研究所的研究員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利用小行星上發現的微生物和有機化合物,來生產可食用生物質。研究的首席作者皮勒斯(Eric Pilles)告訴《Space.com》,我們需要減少對地球資源的依賴,才能更深入探索太陽系以外的區域。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現在依賴於來自地球昂貴且複雜的補給任務,太空人曾嘗試種植綠葉蔬菜,但相當困難,因此研究員提出一種來自太空岩石的食物來源。此流程稱之為熱裂解,方法是利用高溫在無氧環境中分解小行星上的有機化合物,產生的碳氫化合物可以被微生物利用,這些微生物會消耗有機物質,並產生對人類有營養價值的生物質。研究員聚焦在一種特定的小行星類型,稱為碳質球粒隕石,這些隕石含有高達10.5%的水分和大量的有機物質。NASA的OSIRIS-REx任務曾於2020年前往小行星Bennu,目的是從其表面收集樣本。研究員估計此小行星可以生產50到6,550公噸的可食用生物質,提供充足的熱量,能讓太空人補充營養長達600到17,000年。理論上小行星採礦能徹底改變長期太空飛行,因為太空人可以在當地獲得食物,而不必從地球發射大量食物。然而目前仍需進一步研究,以了解在任務中如何開採和處理小行星,以及所產生的食物是否可供食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