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榮總智慧醫療委員會在2021年3月成立,由院長陳適安擔任召集人。2024年9月16日上午,陳適安應邀到花蓮靜思堂國際慈濟人醫年會(TIMA)的學員分享「醫療數位轉型」。
陳適安院長提到,台中榮總有一個很好的手術管理系統,利用大數據分析,可以即時掌握手術房的進度。只要醫師進入手術房,系統就會開始計時,顯示綠色的話,就是在自己的標準時間以內;顯示紅色,可能是在手術中遇到比較麻煩的事,或是產生一些併發症,必須延遲。陳適安指出,這樣的好處是,如果碰到了要接下一檯的病人,可能就要移轉手術房,不會讓病人在外面等很久。
台中榮總花了兩年多建置「重症診療輔助系統」,能讓醫護人員更能掌握病人脫離呼吸器、脫離洗腎的時程。
台中榮總在2021年已建置power BI,每年優化,尤其是空床的智慧管理、改善急診室的壅塞。陳適安:「我來到台中榮總之後,利用這些資訊管理,個人覺得有改善比較多,也覺得欣慰的是,降低急診室24小時滯留率。」
陳適安表示,以前台中榮總的急診室滯留率在14%,甚至到20%左右。接任以後,下定決心調整,來到急診室的病人從停好車、報到、至診療結束、回家或轉病房,總共設有18個節點,登錄到電腦資訊系統,再把這18個節點分析之後,找出變異數最大的節點,和一些臨床和行政原因做改善。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到2023年12月份,急診室24小時的滯留率已經小於1%。
陳適安分享,每個部科主任都可從Power VR看到每天停留的病人,超長期住院的有多少人?也由於善用這個資訊系統做比較複雜的管控,現在平均住院天數是5.2天,周轉率就變得非常高。
陳適安:談到醫院的數位轉型系統,美國大力推行醫療的數位轉型,大概比台中榮總早四年左右。各個器官的生理值上傳到雲端,再下傳到專科醫師、護理人員或是照護者、醫療人員,就可以給病人做適當的處置。
在護理部分,陳院長說,智慧化醫療作業的成效,非常重要的是護理資訊,包括電子紙的運用,還有ABC智慧藥櫃、床邊的智慧設施,以及傳輸型的生理數值和電子同意書。
台中榮總的病床頭卡大概是1780張,運用「電子紙」後,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曾有護理師告訴陳適安:這種數位化的數據,可以節省他的抄寫時間,而且這些數據是平行轉移,不會有錯誤。「其實我們曾經算過,每張電子紙可以節省每個床位的護理人員19分鐘,更換床頭卡的工時,真的是非常可觀的時間。」
台中榮總的智慧藥櫃也能做到100%管制藥品!自動化的交班系統,每位護理人員一天可以減少75分鐘的工作時間。有關遠距醫療中心的設置,在2021年4月中,台中榮總就與中華電信簽署第一家5G的醫療專案,在營運指揮中心的牆面上,設有十六個大型螢幕,螢幕裡有各個營運指標,包括中風的遠距會診,還有六位護理師做24小時值班,用AI轉成文字檔,直接跟病人溝通,是一個多功能的照護中心。
醫療數位轉型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在這三年,台中榮總在院內、院外總共有192個AI專案。智慧醫材進軍美國FDA也有兩支。生成式AI是最近三年非常熱門的題目,台中榮總也跟陽明交通大學有密切的合作關係,包括智慧病歷、護理記錄輔助的AI智慧。這個知識管理系統(Agent Smith),還有AI科學論文寫作,都已經研發完成,可以讓員工適時使用。
「跟產業合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國家希望我們努力來做的事情。」陳適安提到,台中榮總在這幾年來,總共跟34家公司一起做數位醫療的產學合作,從事數位醫療的開發。除了做自己醫院的事情,若能配合國家政策,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從2021年到2024年,當時的科技部請陳適安組成智慧醫療國家隊,進行台灣智慧醫療聯盟計畫,第一期總共有19家醫學中心合作,組成23個AI國家隊,花蓮慈濟醫院也是其中一員,對社會國家盡了非常多的心力。
此外,台中榮總也承接了很多海外的任務,希望能夠強化智慧醫療的國際交流,引領台灣邁向世界。從2021年陳適安上任台中榮總院長後,很快地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腦暨人工智慧實驗室(MIT CSAIL)簽約,成為產業合作的會員,希望能夠踏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培育AI人才。台中榮總連續兩年派遣超過30個人,前往MIT參訪交流、學習;從2022年迄今共出訪14個國家,辦了29個場次的智慧醫療學術會議。
談到「無紙化智慧醫院」,台中榮總剛開始在做數位轉型的時候,每家醫院都希望能夠無紙化,包括電子病歷、報告結構化、電子紙應用、儀器自動連,還有AI自動編碼的概念和同意書的簽署等,這些基本的事情,都必須在發展智慧醫院時做好。
陳適安提及,要做醫療的數位轉型,應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工智能的優勢,也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工智能所帶來的風險。「很多事情都是要去做的,怎樣來從事數位轉型?」陳適安常以「Never Stop Growing」勉勵台中榮總同仁,讓大家在各方面能夠努力完成,也能有好的態度。如果這樣,就能夠把數位轉型做得更好,這也是國家給醫療院所的期許。
撰文/魏玉縣;攝影/楊凱誠、簡明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