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夜晚血壓高比白天更危險! 醫:9大風險族群要注意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2年06月23日03:07 • 發布於 2022年06月23日03:07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陳蔚承 圖/Pexels
夜晚血壓高比白天更危險! 醫:9大風險族群要注意
夜晚血壓高比白天更危險! 醫:9大風險族群要注意

量血壓不能只在白天量,晚上血壓更重要,因為夜間血壓過高,可能會增加失智症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夜間血壓愈高 失智症風險愈高

一直都有研究證實血壓與失智症的關係,例如2019年一篇刊登在《高血壓(Hypertension)》期刊的研究就發現,不論任何年紀,只要有高血壓都會加速認知退化、提高失智風險。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刊登在《高血壓(Hypertension)》期刊的最新研究,針對1,000名瑞典男性觀察他們的夜間血壓與失智症的關聯,分析24年的數據發現,夜間血壓較高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是正常人的1.64倍。

雖然這項研究只針對男性,但該研究主持人、烏普薩拉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譚肖(Xiao Tan)指出,這樣的關聯性很有可能也會發生在女性身上。

血壓-夜間血壓-失智症-量血壓
血壓-夜間血壓-失智症-量血壓

(夜間血壓過高,或下降的幅度不夠,會增加失智症和新血管疾病的風險。圖片來源 / xFrame)

「血壓一直都與腦部健康有關,」美國肯塔基州立大學公衛學院長阿尼特(Donna Arnett)指出,高血壓會導致流到大腦的血液不足,造成慢性傷害。

台中長安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邵臻也指出,高血壓意味著血管彈性有問題,輸送到大腦的氧氣和營養就會慢慢不足,「有很多情況是,腦部的一些小血管因高血壓而閉塞,雖然不影響日常活動,但實際上卻慢慢損害腦細胞,」這種損傷速度很慢,但時間和空間的辨認會逐漸變差,如果是偏大腦的前半部,則性情會慢慢改變,「這種是血管性失智症,也被稱為『寂靜型失智』。」

越診所家醫科醫師陳君琳也指出,夜間血壓沒有下降,可能因為腦部血液灌流受到影響而導致失智風險,「也有許多文獻提到,夜間高血壓也會增加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澱粉樣蛋白堆積。」

夜間血壓比日間血壓更有參考價值 3種日夜血壓變化要注意

一般而言,白天人們活動而晚上休息,因此血壓早上會比晚上高一些,這與身體的生理節律有關。如果晚上血壓降不下來,或甚至比白天高,就會造成許多問題。例如《科學(Science)》期刊有研究指出,晚上大腦會有類似「洗腦」的狀況,清理一整天累積在大腦的毒素,而高血壓則可能會中斷這個活動。

夜間血壓有何重要之處?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王宗道指出,一般血壓量測分為診間、居家和24小時活動量測3種,而流行病學觀察到,夜間血壓對於心血管疾病、失智、中風等疾病更有參考價值,「一般來說夜間血壓指的是睡前量測的血壓,但更有價值的是早上睡醒的血壓,這才是反映整個晚上的血壓。」

陳君琳也指出,以往血壓都以日間血壓為主,「但睡眠期間,如果血壓該下降不下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換句話說,睡眠期間的平均血壓比起清醒期間或整天的平均血壓,更能預測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陳君琳也指出,一般人夜間血壓應該比白天低10~20%。

因此陳君琳建議,量血壓不能只在白天,晚上更應該規律測量,而根據日夜血壓的變化,又可以有以下的差異:

1. 白天和夜間血壓下降顯著(下降10~20%):健康的血壓變化

2. 夜間血壓下降幅度不顯著: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3. 夜間不降反升(上升20% 以上):可能增加腦內出血或心臟問題

4. 夜間過度下降(下降20%以上):增加缺血性腦中風風險

王宗道指出,若下降的幅度少於10%,相關疾病的風險會增加20~30%,若晚上比白天還高,則風險會翻倍。

血壓-夜間血壓-失智症-量血壓
血壓-夜間血壓-失智症-量血壓

(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和腦部疾病息息相關,因此不論是健康的人或已經是高血壓的病人,都要時常量血壓。圖片來源 / Pexels)

9大族群高風險 量測血壓要「722」

夜間血壓高被證實與多種心血管疾病、心臟病、腦血管疾病與腦部退化性疾病有關聯。但不是高血壓或風險族群才要量測,健康人更需要時時監測,因為高血壓的症狀往往不明顯,症狀產生往往已經很嚴重,「血壓不量不會知道,」王宗道說。

量血壓可以遵守「722」,也就是量測7天把數字平均;早上起床、睡前各量1次;量完1次後,間隔1分鐘量第2次,再把兩次數字平均。

因此量血壓的流程可以是:每天早上起床、睡前各量1次,每次雙臂各自單獨量2次,每次間隔1分鐘,再把數字平均,健康的人或高血壓病人都適用。

而9大族群是夜間高血壓的高風險族群,如果沒有夜間量測的習慣,應該開始測量夜間血壓:

1. 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2. 糖尿病

3. 慢性腎臟病

4. 睡眠呼吸中止症

5. 輪班或值夜班的人:因為生理節律紊亂,夜間需要工作導致血壓無法依照節律而降低

6. 自律神經失調

7. 中風後的病人

8. 認知功能退化的人

9. 對鈉離子敏感的人

陳君琳指出,調控血壓與RAAS系統(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有關,能調控血液中鈉離子的濃度,血壓高就停止腎臟吸收鈉離子,血壓低就會多吸收鈉離子,「有研究統計,亞洲人大多對鈉離子敏感,只要血液中的鈉離子多了一點,身體就會吸收而導致高血壓。」

陳君琳也建議,如果有夜間血壓高的問題,可以跟醫師討論,將一種血壓藥改為晚上服用,或改善其他造成血管內皮功能失調原因,例如血糖、膽固醇、慢性發炎、自由基、肥胖等等。

延伸閱讀:

年紀大,血壓標準愈寬? 大型研究:控制在「這數值」最好

量血壓不能只量一隻手? 研究:兩手血壓落差可檢視心血管疾病風險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