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你喝的是軟水或硬水? 環保局認證北市自來水「最適合飲用」

聯合新聞網

更新於 03月26日04:25 • 發布於 03月26日04:23

台北市自來水可以直飲已有北水處「官方認證」,而依鈣、鎂等礦物質含量多寡區分為軟、硬水,環保局更透露去年抽驗上千件自來水的水質採樣,北市水質普遍屬於軟水至中軟水,是最適合飲用的水質範圍,民眾可透過市售水質試紙,了解自己喝的是軟水或硬水。

環保局指出,飲用水的軟、硬水分界線為總硬度120mg/L。軟水0至60mg/L,具有侵蝕性,容易把保護血管壁上的微元素氧化;中軟水60至120mg/L是最適合人體飲用的水;硬水120至180mg/L,人體也可飲用,硬度稍高,口感較為不佳;超硬水180mg/L以上,硬度太高,口感喝起來偏苦澀。

環保局說,水中硬度是由於溶有兩價的鈣、鎂、鐵等金屬氯化物、硫酸鹽及酸式碳酸鹽而造成,通常以每公升水中含有多少毫克碳酸鈣表示。環境部飲用水水質標準規定,飲用水的硬度最大限值為300毫克碳酸鈣。

環保局提到,依全台灣自來水的水質資料顯示,北部地區通常以中軟水為主,南部、部分中部地區因地下水與礦物曾接觸時間較長,導致水中硬度較高。

北市部分,環保局去年抽驗1685件自來水的水質採樣,包含各淨水場、配水管線網路如機關學校的水龍頭、公用飲水機台等處,普遍屬於軟水至中軟水,其中95%軟水、4%中軟水,是最適合飲用的水質範圍。另有部分水源受流經的地質影響屬於硬水,口感略為苦澀。

環保局說,北市飲用水中硬度均符合環境部相關水質標準,水質安全、外觀皆屬優良,日常用水口感清爽,對管線與家電的影響較小。

儘管如此,環保局仍提醒硬度高的水對於日常生活的影響,肥皂與硬度高的水會起反應而形成不溶性的灰白色沈澱,降低肥皂洗滌效果;硬度高的水在鍋爐或熱水壺中加熱,易形成礦物質沈澱而產生鍋垢,鍋垢會降低熱的傳導性,影響加熱效率;硬度高的水再加熱後,進入管線會形成水垢,妨礙水在管線中流動。

即時新聞不漏接,點我加入聯合新聞網好友

北市環保局去年抽驗1685件自來水的水質採樣,包含各淨水場、配水管線網路如機關學校的水龍頭、公用飲水機台等處,普遍屬於軟水至中軟水。此為水龍頭示意圖。記者林佳彣/攝影
北市環保局去年抽驗1685件自來水的水質採樣,包含各淨水場、配水管線網路如機關學校的水龍頭、公用飲水機台等處,普遍屬於軟水至中軟水。此為水龍頭示意圖。記者林佳彣/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