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人氣飆破百萬人次!淡水古蹟博物館首度列入統計 吸客數奪新北之冠

CTWANT

更新於 04月23日07:02 • 發布於 04月22日22:14 • 中國時報張鎧乙
人氣飆破百萬人次!淡水古蹟博物館首度列入統計 吸客數奪新北之冠
淡水古蹟博物館是台灣首座以古蹟活化與再利用為宗旨成立的博物館,近來列入交通部觀光署統計的全台觀光據點之一。(圖/中國時報張鎧乙攝)

淡水古蹟博物館今年首度納入交通部觀光署統計,1至3月累計參訪人次更達有80萬4729人次,奪下新北市博物館類型景點參訪冠軍,顯示整合10座古蹟後的「淡古」已成為北台灣文化觀光新地標。地方議員呼籲,博物館在展演策畫上需深化內涵,避免過度商業化,真正讓古蹟空間發揮其歷史與文化價值。

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淡古今年前2月參觀人數達50萬8102人,遠勝同為新北市熱門博物館的黃金博物館(19萬2593人)、鶯歌陶瓷博物館(9萬4183人)與十三行博物館(9萬8221人)。其中淡水海關碼頭、紅毛城與得忌利士洋行分別為參觀人次前3名,光是海關碼頭1至2月就吸引超過18萬人次造訪。

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蔡美治表示,今年起淡古整合淡水地區10座古蹟,包括紅毛城、小白宮、多田榮吉故居等,成為首座以古蹟活化為核心的市立博物館。今年下半年預計增列「崎仔頂施家古厝」,明年將推動「淡水日商中野宅」入列,逐步拼起淡水完整古蹟拼圖。1至3月參訪人次達80萬,全年上看300萬人,顯見「古蹟城市」魅力十足。

對於淡水古蹟空間的未來發展,民進黨議員鄭宇恩指出,淡水多處文化資產已完成修復,對地方藝文與觀光發展極具助力,但呼籲淡古在策展內容上應提升深度,強化教育與藝術功能。海關碼頭肩負文化展演責任,如今轉作商業用途,雖有助收入,卻恐犧牲藝術性。

鄭宇恩強調,古蹟不應只是拍照打卡景點,期盼市府未來在經營方針不再短視近利,讓淡水不只是人潮熱點,更成為兼具文化厚度與國際競爭力的藝術城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