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大廠本田跟日產的合併案在日前破局。英國《金融時報》18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若是日產執行長內田誠下台,本田願意與日產重啟合併談判。
報導指出,內田誠(Makoto Uchida)是日產內部最支持合併的人士之一,但深陷財務危機的日產重組的效率過慢,令本田不滿,內田誠與本田執行長(日本稱「社長」)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的關係也隨之惡化。
本田要求日產成為其分公司,而非雙方以平等的立場成立一間控股公司,合併計畫因此告吹。一名消息人士透露,如果日產能換一位新的執行長上台,能更妥善處理內部的反對聲音,本田就願意重新協商談判。
現年58歲的內田誠已表示,有意做到2026年,但是自從搞砸這起高達580億美元的大型合併案的談判後,董事會和股東雷諾(Renault)已施壓要求他在未來幾個月提前下台。一名熟悉談判的消息人士指出,日產董事會也開始非正式討論內田誠的離職時間。
本田對日產及規模較小的三菱汽車很感興趣,三菱擁有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技術,在東南亞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三部敏宏在合併告吹之後表示,「我很遺憾是這樣的結果」。熟悉三部敏宏想法的人士透露,重啟談判的條件就是內田誠下台。
另一方面,富士康一直對合併日產表達興趣,本田和日產合併破局後,上周表態有意收購日產股份,以獲得生產電動車的合約。曾是日產高層、反對內田誠擔任執行長的富士康電動車策略長關潤(Jun Seki),也帶頭向雷諾提議買下日產股份。
不過隨著日產的財務狀況惡化,再加上日本政府想要擋掉與中國太親近的富士康,現在傳出更激進的提議。據三位了解談判情況的人士透露,日本政府提議由全球私募股權集團(包括擁有日產主要供應商 Marelli 的 KKR)和美國科技公司投資日產。目前有一些顧問正試圖組成財團,以分擔收購日產的成本和風險。其中一項提案考慮美國汽車製造商加入,以確保更多的日本車廠能應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