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血液疾病患者,募一絲希望,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以來,已經完成了超過四十八萬筆資料建檔,但是成功配對,甚至是進一步移植的機率,微乎其微,目前只完成了六千八百多例,移植成功的機率只有1.4%。
這1.4%的奇蹟,就發生在陳東森的身上。過往的陳東森是一位非常熱血的人,固定捐血小板助人。但在某次捐血的時候,竟然發現血紅素不足,後續追蹤檢查,才發現自己罹患了急性白血病。陳東森,當時尋求慈濟的協助,幸運的成功配對。
陳東森說,我的前半輩子的生命,是父母給的,60歲以後的人生,是慈濟救的,如今,陳東森希望寫下自己的故事,出版成書,來分享給更多病友,甚至號召更多人,加入建檔,擴大1.4%的機率。
62歲的陳東森作息健康,有捐血習慣,卻在2年前的抽血報告裡面,發現血小板指數異常,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友 陳東森:「突然發現我的血液數值,異常變化,雖然可能還在正常範圍,但因為我們自己長久捐血,自己知道某一個穩定的數字,就在這種情況下,發現異常,所以我是很幸運地,還沒出現任何的症狀之前,就發現血液數值異常。」
台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高偉堯:「有些人是因為骨髓衰竭了,那為什麼骨髓會衰竭,因為骨髓是造血的地方,這時候充滿了癌細胞的時候,它其中一個表現就是貧血,陳先生本人就是因為貧血,最後經過骨髓檢查,證實是急性的骨髓性白血病。」
在訪問的過程中,陳東森最常講的4個字,就是「我很幸運」。
他的抗癌之路並不順遂,在病情穩定後,才半年就復發,緊急轉入ICU搶救,前後經過九期化療、住院299天,最後接受造血幹細胞捐贈。
台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高偉堯:「第一個時間點的時候,他沒有一些高風險的基因存在,比如說,白血球非常極度高,或者基因的異常,是比較高風險,他沒有那樣的情形,所以第一個時間點,沒有作移植的計畫。」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友 陳東森:「當一個人經歷過生死攸關,這一條命很幸運地,老天爺保佑,加上慈濟醫療團隊的專業救治,可能再加上我自己,本身的求生意志,還有很好的身體素質,同時鬼門關走回來,劫後餘生,一切歸來,所以整個對人生啟示非常地大。」
2024年底康復出院後,陳東森面對人生,有了不同的感觸。
然而,像他這樣的癌友還有很多,根據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統計,截至2025年2月,仍有7萬多名病患等待配對,成功配對並移植的案例卻不到7千人,期盼越來越多人加入驗血建檔的行列,用愛延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