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台灣人出國留學,最常遇到哪 4 種詐騙手法?

換日線

更新於 05月03日04:59 • 發布於 04月17日08:01 • Alex Lin/桑尼爸的溫哥華札記
台灣人出國留學,最常遇到哪 4 種詐騙手法?
台灣人出國留學,最常遇到哪 4 種詐騙手法?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加拿大是一個風景美麗、民風純樸,看起來相當「人畜無害」的國家,似乎和「詐騙」二字牽扯不上什麼關聯。但其實,這裡各式詐騙相當猖獗,每年被詐騙人數也不斷升高。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 2023 年 7 月的官方資料,有向警察舉報且登記的被詐騙數量,2022 年高達 15 萬件,比 2021 年的 13 萬 8 千件多了大約 7%;往回推 10 年來的變化幅度,2022 年的數量更幾乎是 2012 年的兩倍之多。顯而易見,這十多年的詐騙案例節節攀升,而這個數據還只是警方有登記的案件,實際上有許多人受騙後沒有報案,所以相關統計數目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加拿大常見的詐騙類型──尤其是留學生經常會遇到的──大致上包括簡訊、電話、求職和網路購物 4 種。雖然大家在台灣時,對詐騙都有很高的警覺心,但遇到不熟悉的環境、不熟稔的語言時,便很容易掉進精心設計的陷阱當中。

你可以想像,有一天收到一則標題為"The CRA has a $387 refund waiting for you. Click here to claim it."的簡訊,看起來好像是真的,但如果我們翻譯成中文:「加拿大稅務局(CRA)為你提供了一筆 387 加幣的退款。點取這裡領取。」是不是就比較像詐騙了呢?如果將上述情境再置換成台灣場景,「台灣國稅局退還你一筆 6,000 台幣的退款。點取這裡領取。」母語為中文、熟悉台灣社會的我們,大概一眼就能看出是詐騙簡訊。因此,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環境中,時時提高警覺尤其重要。

手法一:簡訊詐騙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最容易碰到的詐騙類型,大概就是簡訊詐騙了。只要住的時間夠久,手機裡的詐騙訊息一整排,很是壯觀。

簡訊詐騙有各式各樣的形式,很多會偽裝成郵局、銀行、電信公司。例如你會收到郵局的簡訊,通知你網購包裹發送失敗,需要補運費並再約送貨時間;當你點進去網址,就會來到一個很像郵局官方頁面的網頁,要你將個資一項項填入,甚至還會要你填寫銀行卡號,而這時候你已經掉入詐騙網頁的陷阱裡了……

加拿大的簡訊詐騙確實有點難防,因為連結導往的網站都做得非常逼真,一時不察就會信以為真。為了測試網站的真偽,有些人會先用假帳號或密碼去做測試,如果通過了,就代表這是假網站;或當網站要求你輸入過多的訊息與資料,例如信用卡號、PIN 碼等等,也非常有可能是詐騙。

在加拿大住了一陣子後,我以為自己對當地的詐騙免疫了,但當看到這些簡訊時,還是會遲疑一下:"ICBC ALERT”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 are qualified for a 11.00 driver rebate to offset soaring gas price. Get it here:"會遲疑是因為,加拿大政府真的很常「發錢」,像是各種退稅、補貼,而 ICBC 是加拿大 BC 省一間壟斷市場的最大保險公司,所以看到這則簡訊時不免會感到開心,以為政府又發錢了,但其實這就是一個經典的詐騙簡訊。

除此之外,還有各式各樣模仿官方單位退稅的水電補貼,以 GST、BC Hydro(BC 省水電公司)等名義發送簡訊,在點進去前都要三思。

若你剛來到加拿大,對這些公司或政府單位還不請楚,也不要緊張,因為真正重要的訊息一定會寄紙本。如果還是很擔心錯過消息,那麼就上官網查詢即可,通常都可以很容易查到是否真的有補助。

手法二:電話詐騙

電話詐騙也時有所聞,而且各種花招都有,其中萬年不變的手法就是:大使館、DHL(物流)、RBC(加拿大皇家銀行)和 fido(電信)。

在加拿大住過一段期間的人,讀到這裡,可能會忍不住會心一笑,因為離家這幾年,最常打來「關心」自己的,大概就是大使館了。如果接起來,他們會冒充中國相關部門通知你因涉嫌參與「跨國洗錢案」、「國際金融詐騙案」等而被調查,他們手上確實有你很詳細的個資,手法是逐步取得你的信任後再騙取你匯款。

此外,他們也可能佯裝 Amazon(亞馬遜),通知你包裹出現問題,或你被重複收費了,進而要求你提供戶頭與個人資料以利退款。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真的有朋友接到銀行打電話來,手機來電顯示的是銀行名稱,對方甚至有我朋友的 Email、帳號與信用卡號,說信用卡繳款過期,此通電話是要催繳。幸好朋友精明,直接打去銀行詢問,才知道自己遇到詐騙。

上述案例也讓我們警惕,部分詐騙集團已有技術模擬官方的電話號碼,所以光看來電顯示已經不是百分之百可靠了。

基本上,這種電話詐騙的識別其實還算簡單,只要是想跟你說中文的,例如一開口就是"Do you speak Chinese?"或「我幫你轉給我們華人主管。」請一律視作詐騙。加拿大的政府機構、私人銀行部門,除非經特別要求,否則不可能有人會主動跟你說中文。

手法三:求職詐騙

隨著加拿大物價愈來愈高,許多留學生都想找個打工機會,此時就要非常小心求職詐騙。

騙人的職缺通常都會包裝得很漂亮,像是時薪高、工時彈性、無經驗可、隨時可以開始上班。但實際上,他們是藉由你的信任,讓你提供詳細的個資、SIN 碼(Social Insurance Number,加拿大社會保險號碼),或者要你下載指定 APP,有些甚至會生成假的公司網頁(實際上確實是有這間公司,但詐騙集團盜用其資料)。

我曾聽說有受害者甚至接受了兩輪面試,最後填完個人資料和銀行訊息,隔天才發現銀行的錢全部消失了!

手法四:網路購物

最近親身遇到一個很經典的案例:我在臉書的 Marketplace 想要賣一組健身器材,才剛上傳商品資訊沒多久,就有一位買家說有興趣,但他有事最近無法取貨,希望可以直接轉帳給我。我心想:「我也沒什麼損失,只是收錢幫他保留商品,應該還好吧?」於是就把轉帳的 Email 給他,幾分鐘後果真收到一封轉帳信,說錢到帳了,要登入銀行網頁確認收款。

我點入連結、填了銀行帳號密碼,但竟然還要填 PIN 碼!於是當下覺得奇怪,後來上網查了一下,他的詐騙手法、對話,就和其他網友提供的詐騙內容一模一樣。於是我趕快把卡停掉,隔天就去銀行換新的卡片。

在加拿大,轉帳可以用 Email 來轉,如果沒有設定轉帳後直接存款,就需要登入後才能拿到錢;但如果設定成「自動存入」(Autodeposit),轉帳金額就會直接入帳(與台灣的轉帳流程比較類似),建議大家可以透過這樣設定,避免將來再發生相似的悲劇。

預防勝於治療

被詐騙了該怎麼辦?如果還沒有任何損失,請趕快去銀行將提款卡、銀行卡給換掉,個人資料密碼也要更改,以預防下一次的詐騙或進一步的損害。

如果已經損失金錢了,就去警察局報案吧。若金額小於 5,000 加幣(約新台幣 117,450 元),也不用跑警察局,直接線上報案即可。

不過,被詐騙後報案的幫助其實不大,把錢追回來的機會也很渺茫,許多案子都是跨國、跨銀行,要處理的面向太多,成功追回的案例實在少之又少,這也是為何我想透過本文,提醒大家在一開始就積極預防,否則事發後處理起來更耗時、耗心力。

將來如果有人問我,來加拿大留學或移民有沒有需要注意的事情?我一定會再三提醒:要小心詐騙!

【延伸閱讀】

●到柬埔寨存美金?定存一年 5.5% 的耀眼高利率,風險在哪裡?
●親身經歷「台灣人騙台灣人」:中國廣西南寧「純資本運作」詐騙實錄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