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活.在.當.下!」從不變中玩出千變萬化的五部時空輪迴電影(下):《汪洋血迷宮》、《蝴蝶效應》、影集《俄羅斯娃娃》

電影神搜

發布於 2021年03月19日11:55 • 電影虎蘭花

在上一篇不小心如脫韁野馬將原本預計一部電影三百字的篇幅,最後飆快兩千多字介紹了兩部從年代、電影類型、拍攝風格……都截然不同的愛情喜劇《今天暫時停止》(Groundhog Day) 以及驚悚喜劇《忌日快樂》(Happy Death Day) 系列之後,接下來繼續為大家帶來三部靈感像是來自不同宇宙的時空輪迴電影。

複習前一集>> 「活.在.當.下!」從不變中玩出千變萬化的五部時空輪迴電影(上):《今天暫時停止》與《忌日快樂》系列

 

懸疑驚悚《汪洋血迷宮》:犯罪與贖罪,永遠無法醒來的夢中夢。

只要搜尋相關題材的電影,我保證有九成的文章都會列出這部驚悚燒腦電影《汪洋血迷宮》(Triangle),或者你更常看到這個名字 ──《恐怖遊輪》。

育有自閉症兒子的單親媽媽潔西,受到曖昧對象格雷格的邀請,在週末時與他另外四個朋友:一對夫妻薩莉與唐尼、薩莉的朋友海瑟、以及格雷格的好麻吉維克多,一同搭乘遊艇「三角洲號」出海遊玩,潔西卻精神恍惚且內心充滿不安,而遊艇也在此時遇到無毫預警的暴風,眾人因翻船落水。除了海瑟下落不明,其餘四人好不容易死裡逃生,在茫茫大海中遇到航行而過的遊輪「風神號 (Aeolus)」。

他們跳上船,試圖尋求船長的幫助,潔西卻對郵輪上的一切感到似曾相識。就在這時,潔西看見滿身是血的維克多,格雷格也遭到不明蒙面人的槍殺,而唐尼和海瑟卻一口咬定攻擊他們的人,正是她,潔西。

《汪洋血迷宮》。
《汪洋血迷宮》。

《汪洋血迷宮》。

不知你是否玩過情境推理遊戲「海龜湯」呢?畫面一開始,《汪洋血迷宮》就先丟出看不出連貫性的交錯片段,如果並非我們不小心喝多導致腦袋斷片,自然就是導演和編劇埋下的伏筆,而接下來的解謎推理就像是時空輪迴從起點開始跑,再回到原點完成一個 circle,《汪洋血迷宮》也是同樣的概念,我們不能遺漏,必須從電影的第一秒跟著劇情走過一遍來到結局,才能理解開頭那些片段的意義,並完成由小循環組成的一次完整輪迴。不幸的是,電影的結束只是另一個開始。

所以是的,又是一個時空輪迴的新玩法。與《今天暫時停止》以「一天」為單位不同,也與《忌日快樂》以死亡為重啟的觸發關鍵不太相似,《汪洋血迷宮》與其說是卡在時空,更像是卡在一個事件裡,我們在電影中可以看藍天白雲和暴風雨,卻沒見到黑夜降臨,因為它重覆的其實不是時間,而是事件。

《汪洋血迷宮》。
《汪洋血迷宮》。

《汪洋血迷宮》。

這就得了解劇中兩艘船的名字各代表的意義。「三角洲號」,無意外讓我聯想到會讓船隻失去方向感,並消失在海上的「百慕達三角洲」;而郵輪「風神號 (Aeolus)」指的則是希臘神話中的風神埃俄羅斯,而知道祂的兒子薛西佛斯 (Sisyphus) 是因為何種罪行而被判罰得永遠推巨石上山,是理解《汪洋血迷宮》的很大關鍵。

值得一提的事,比起其他部輪迴電影中除了主角的記憶,其他一切皆會歸零的設定,《汪洋血迷宮》則是徹底相反,每個人的記憶都會隨著回到原點而清除,只有一個元素會不停「堆疊」下去 ── 屍體。

《汪洋血迷宮》。
《汪洋血迷宮》。

《汪洋血迷宮》。

 

科幻驚悚《蝴蝶效應》:時間是一切的主宰,錯過的,就是過了。

這部同樣相當著名且經典的《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要說是時空迴圈,應該說是時空跳躍。主角伊凡不斷重新回到不同的時間點,試圖想改變未來,然而就如「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 的定義:

「在一個動態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化,將能帶動整個系統長期且巨大的連鎖反應,是一種混沌的現象。」

伊凡的時空之旅並不順利。

伊凡自小開始,總是會突然昏倒並喪失短期記憶,導致他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重大事件消失在黑洞中。但在某個契機之下,伊凡發現自己能透過閱讀日記中的隻字片語而回到當初的時空,他也試圖藉由這個能力重新改寫過去來拯救朋友、愛人,以及自己破碎的人生,然而無論如何糾正錯誤,無法預料的連鎖反應總讓事情更加糟糕,他只好不斷回到過去,一次又一次拉回失控的結局……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倒是完全重現遊戲中的祕技「S/L 大法」,只是人生雖然像 RPG,卻沒有可依循的攻略。我們常常會在閒聊中問道: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最想做什麼?」

也許是抹消那些後悔至極的事,又或是重新做選擇,只是就算當下覺得「這樣就萬無一失了!」,但在無限發展的可能性之下,就像在打彈珠台,無論鋼珠跳上最頂端後從哪個路徑開始往下,在經過中間重重的關卡,誰也不知道最後會落入哪裡。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的伊凡或許是在各種擁有時空跳躍能力的角色中最為淒慘的主角了:「永遠都別想把魚跟熊掌都擺在你家餐桌上。」因為在無形的平衡之下,別忘了我們自己也參與其中,所以當這個宇宙的規則就是得在你、魚跟熊掌之間留下其中兩個時,想要兩者兼得?那就只好讓你消失了。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

黑色喜劇《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無限迴圈不等於停滯不前,每一次的決定將彙集成最後的你,以及他。

這一部其說是截然不同,要稱之為「與眾不同」也不為過。首先,《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Russian Doll) 並不是電影,而是一部影集(認真貌)。

不不不,別誤會,我不是在講什麼低智商的冷笑話。

除非是一部不到十分鐘的泡麵番,否則一集近 30 分鐘、總共 8 集的影集怎麼說篇幅都比電影長很多,可以有更多的空間來妥善分配劇情內容和進行的節奏 ── 對,前提要「妥善的」,不然會淪落成當年為了看《涼宮春日的憂鬱》中,因為涼宮春日不甘願開學而無限重覆暑假的最後一天,而我就這樣傻傻的每周看著它播差不多的內容,背後是室友鄙視的眼光……不是每個人都懂那種樂趣的(聳肩)。

《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
《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

《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

相反地,《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不僅能讓每一集都兼具歡樂與惆悵,還多了一位很特別的角色 ── 除了卡在自己生日派對的女主角娜迪婭,還有另一位在同個時間一樣卡在得不斷面臨失戀痛苦的男主角艾倫。這是很有趣的地方,我們幾乎(至少我以往沒接觸過)不會在一部時空輪迴片中,看見有兩位毫無關係的角色同時卡在迴圈旋渦中,畢竟這樣很吃電影的片長。

《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
《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

《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

娜迪婭和艾倫是完全生活在不同世界的兩個人:一頭紅髮放肆捲曲、邋遢、幽默、菸酒不離身的女子;生活在一塵不染的房子裡,醒來後的每一個動作都像是精算過一般分毫不差、擁有精壯身材的男子。他們彼此沒有關係,卻注定要有交集並且成為對方脫離輪迴的重要關鍵。娜迪婭和艾倫從檢視對方的生活,到審視自己的人生,雖然每一次的死亡來到毫無徵兆 ── 娜迪婭光是在樓梯上就有無數種死法 ── 但在時空重啟之前,他們也有機會去面對、彌補以及改變自己。

要說燒腦,《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絕對不輸給《汪洋血迷宮》和《蝴蝶效應》,大多數的人可能在看完劇中充滿意識流的結局後而摸不著頭緒,不過其中的黑色幽默是相當優秀的調劑,就算看不懂它想表達什麼,還是能享受每一集的樂趣;如果看懂了,那恭喜,我們將有機會和娜迪婭和艾倫一樣,從那些綑綁住自己的循環中解放。

《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
《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

《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

《今天暫時停止》、《忌日快樂》系列、《汪洋血迷宮》、《蝴蝶效應》、《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五部作品,五個故事,五種風格以及五種時空規則,「時間」一向是宇宙最奧祕的存在之一,它可以成就也可以摧毀;讓人回味也讓人巴不得失憶,而大多數以時空輪迴的電影,脫離的關鍵點都在於「頓悟」,無論結局是喜是悲都算是以勵志為出發點,這也是為何《汪洋血迷宮》會如此奇葩的原因,從 2009 年上映至今,潔西都可能還在那艘「風神號」上。

延伸閱讀: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