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延燒近三年,隨著川普重回白宮,乍現的和平曙光又再度蒙上陰影。美俄官員訂於18日展開和談,但烏克蘭、歐洲被排除在外,引發國際擔憂。歐洲各國領導人趕在美俄會談前,於巴黎召開緊急會議,針對烏俄和平談判凝聚共識,避免在川普2.0的大刀下,面臨「邊緣化」的命運。
俄烏戰爭即將三週年之際,調停狀況卻峰迴路轉。
川普上任後,先後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通話,不但向烏克蘭提出「稀土換和平」的爭議性協議,12日與普丁通話後,更訂下18日於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進行美俄雙方高層官員會談,而且未邀請烏克蘭與歐洲代表,引起國際震驚。
日前於德國登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美方也未提出針對俄烏和談的提議,反而是副總統范斯(JD Vance)的一席演講,左批評歐洲言論自由倒退、右指責移民問題處理不當,引起歐洲各國大為反彈。
因此,趕在美俄會談前,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於17日下午在巴黎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歐洲對俄烏戰爭的態度,希望凝聚共同態度。與會人包括英、德、義、西、荷、波蘭、丹麥各國的領導人,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Gertrud von der Leyen)、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新任祕書長呂特(Mark Lutte)等人,皆將出席這場「非正式會議」。
「歐洲正處於轉捩點。」范德賴恩在社群媒體上表示。
歐洲召開緊急峰會,宣告美歐關係「新時代」來臨
「烏克蘭值得以實力來爭取和平,和平必須尊重其獨立、領土完整,並具備強而有力的安全保障。」約兩小時的會談結束後,范德賴恩在社群平台上發文表示,「歐洲將充分提供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同時,歐洲也需要加強國防。」
在緊急會議之前,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便透露,若有必要「已做好準備並願意」派遣英國軍隊進入烏克蘭,以執行和平協議。施凱爾在會議中再度重申英國派兵的意願,並強調歐洲必須「體認到我們位處的新時代,而非絕望地依戀過去」。
他指出,只有保障烏克蘭主權的持久和平,才能阻止普丁進一步侵略,而這與歐洲大陸整體安全息息相關。對於川普要求歐洲加強行動的言論,施凱爾認為「不應感到驚訝」,「歐洲必須擴大援助,無論是預算方面,還是提供烏克蘭協助方面,都是如此。」
西班牙首相桑傑士(Pedro Sánchez)也附和,「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戰爭,對歐洲安全具有廣泛的重要性,烏克蘭的和平與歐洲安全,猶如一枚硬幣的一枚兩面。」
對於川普政府最關心的國防預算,西班牙承諾,將上調國防預算達到北約的目標標準,即2%的GDP。丹麥雖呼籲增加國防支出與軍事準備,卻未明確回答是否上調軍事預算致至3%。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皆提到,應修改歐盟促正法,讓高於2%的國防預算,排除在歐盟嚴格的支出限制外,令各國可以更便利地調整國防支出。蕭茲更強調,歐洲樂意參與和平協議的談判,「但對我們來說,這不應該是『命令』(diktat)。」
這場緊急會議並未簽署有約束效力的行政命令,不過,歐洲盟友彼此間已統一態度,重申和平協議需有烏克蘭參與,歐洲應提高預算與提供烏國幫助,美國的協助與北約聯盟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范斯演講抨擊歐洲民主,歐洲憂遭邊緣化!
歐洲各國如此迅速且大動作回應,與美國一連串措施有關,其中包括范斯爭議性的演講。《紐約時報》指出,慕尼黑會議上,范斯直言「歐洲的敵人並非俄羅斯或中國,而是歐洲自身」。
范斯抨擊歐洲國家使用「不民主的手段」來限制極右翼政黨,應該正視選民的意願,停止以不民主的方式試圖控制虛假,而是允許這些政黨依循大眾的意願蓬勃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政黨在某些情況下可獲得俄羅斯支持。
范斯的言論尤其引起德國政府不滿,認為此舉將干擾即將到來的德國大選。除了副總統出言不遜,華盛頓的三連擊,也讓歐洲各國擔憂恐被「邊緣化」。
《路透社》分析,首先,川普宣布與普丁通話討論俄烏和談,並未先向歐洲尋求諮詢。川普的烏克蘭特使基斯凱洛格15日表示,俄烏之間的和平談判,不會有歐洲的直接參與,「他們(歐洲)已徹底失敗了,所以我們不會再走老路。」此外,華盛頓還向歐洲各國分別發出一份問卷,詢問他們可以為基輔的安全保障提供什麼貢獻。
即便歐洲整個經濟體比俄羅斯大十倍,人口多約五倍,歐洲各國仍擔心美國這一連串親俄的舉動,恐暗示著華府不再願意為歐洲各國提供軍事保護到日子即將到來,而川普與普丁達成的和平協議,也可能將撼動當前歐洲整體的穩定。
美俄高級官員會談,烏克蘭未參與
尤其,美俄高層官員預計2月18日於利雅德會談,主題正是發生在歐洲大陸的俄烏戰爭。然而,不僅歐洲各國與烏克蘭並未收到邀請,澤倫斯基甚至表示「烏方的資訊都是看新聞才得知」,凸顯美國面對烏俄問題與歐洲盟友關係之間的變化。
儘管澤倫斯基18日也將於沙國進行原訂的拜訪行程,他向記者表示「烏克蘭並沒有被告知」,不會參與美俄會談。他也再度重申,絕不會接受烏克蘭被排除在外的協議,「我們不會承認任何與我們有關、我們卻沒有參與的協議。」
這場沒有歐洲參與的會談,美方預計由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與美國中東問題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出席。莫斯科也證實,將由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與普丁外交政策顧問鄂夏柯夫(Yuri Ushakov)會晤美方代表。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雙方預計將討論恢復兩國關係、安排領導人會談,以及「針對烏克蘭解方展開可能的談判」。
這場自2022年2月24日爆發的戰爭,至今已持續近三年,造成無數家庭破碎,生靈塗炭。川普近日積極斡旋俄烏和談,儘管其手段強硬,卻可望促成雙方近三年來首次直接對話,為和平帶來一線曙光。然而,烏克蘭的權益與未來、歐洲在國際局勢中的角色轉變,仍充滿變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