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標本雖有一定教育用途,但有商人看準人類對野生動物的好奇心,欲開拓市場商機。研究蝙蝠的專家、台師大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黃俊嘉最近發現,有人在電商平台上販售聲稱台灣本土的蝙蝠標本,擔心招來非法狩獵台灣蝙蝠製成標本,於國內外進行買賣圖利,引發生態災難。
記者佯稱買家向賣場詢問,老闆強調蝙蝠來自台灣,聲稱是「剛死亡」且完整無瑕;但黃俊嘉與製作標本的生態研究員謝季恆質疑其說法。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則指蝙蝠活體及屍體曾被檢驗出病毒,不建議民眾撿拾蝙蝠屍體製作標本,至於已製成標本狀態者,其風險亦有待釐清。
台灣蝦皮賣場販售「台灣蝙蝠」標本
台師大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黃俊嘉於上(7)月在臉書發文稱,發現台灣蝦皮購物上販售標示為台灣蝙蝠的標本,由於近期研究顯示蝙蝠標本網路廣泛於歐美與東亞等多國販售,除市場有逐年增加之趨勢,目前已威脅部分國外蝙蝠物種之族群。
該賣場「本業」是寵物禮儀精品工藝廠,但同時也有販售各種昆蟲和動物標本,包括蝙蝠、蝴蝶,及各種甲蟲,也有註明「真羊頭、可壁掛」的西藏手工羊頭標本。
瀏覽該賣場,原有兩款環氧樹脂蝙蝠標本,按體型售價分別為1680元及1280元。賣場在2020年已有相關販售蝙蝠標本的紀錄,標價1680元的標本已賣出9隻,尚有10隻庫存。後來該兩款標本下架,近日新增另外兩隻,售1880元。在商品描述中,賣家稱標本「完整」,來自一位30多年經驗的老師傅,亦稱該師傅不為製作標本殺生,而是以「剛死亡且完整無瑕的遺體製作」,稱一般委託代工最小型一隻行情要3000元起,因剩餘數量不多,「便宜售給有緣人」且免運費。
記者上(7)月聯繫該賣場,佯裝想購入蝙蝠標本。賣家聲稱,標本來自台灣,「沒有洞和破裂斷掉」,強調是「正常死亡完整遺體」,用樹脂製作,「保存性是永久的。」記者在其他賣場發現有蝙蝠標本僅售幾百元,賣家卻稱那些「中國很多內部(標本)都不是真的,我們(是)台灣標本師製作的」,而標本則是「多處尋的」。
如何分辨標本是遭獵捕還是自然死亡? 蝙蝠屍體有那麼容易撿到嗎?
蝙蝠製成標本,當中涉及三大疑慮,首先蝙蝠是否屬保育類?其次蝙蝠為野生動物,如何分辨蝙蝠是遭獵捕還是自然死亡?第三為如何確認標本來源?
一般而言,蝙蝠自然死亡時,面部和身體肌肉會放鬆、部分眼睛閉起來、嘴巴不會張開。黃俊嘉稱,從賣場的標本照片中看到蝙蝠面貌猙獰,故推測並非自然死亡。他拿出實驗室裡一個蝙蝠標本,稱該受傷蝙蝠是研究人員在蝙蝠洞口調查期間撿到,因傷死亡後看得出牙齒張開,「是比較有壓力下死亡」,而許多網路販賣的蝙蝠標本面目更為猙獰。
此外,完整的蝙蝠屍體很難隨便撿到。黃俊嘉稱,以他們的蝙蝠調查員為例,如此頻繁做研究,一年在地上撿到的屍體數量也不過個位數,「而且我很認真看地上」,通常撿到的屍體也呈腐爛狀態,「所以要這樣收到這麼多標本、而且狀態好、剛剛死掉沒有腐爛,可以做成完整標本的機會是非常低。」
製作標本多年的台灣大學生態研究所研究生謝季恆則表示,健康的成年蝙蝠不太會無故陳屍在地上、容易被撿到;非狩獵死亡的,多少翼膜亦會有破損。她擔心蝙蝠標本市場擴張,會造成商業利益招來的狩獵壓力。
確認標本來源、搜證與執法困難
2006年,黃俊嘉在越南胡志明市參加研討會,與其他研究人員在夜市觀光時,竟發現有蝙蝠標本販售,其中較引人注目的是一種橘色蝙蝠——彩蝠,該物種主要分布在中國廣西、海南、福建,以及印度、馬來西亞、尼泊爾等。
後來國外研究團隊夥伴發現,蝙蝠標本不只在越南、泰國的實體店販售,在Amazon、Etsy、Best Buy等通路亦有公開販賣,「比較大的網路商店,販賣的是比較沒有直接法律限制的物種」。此外,也有人在臉書或其他社交媒體群組進行交易。
「幾乎有錢的國家都有在販售(蝙蝠標本),包括澳洲、中國、北美、加拿大等」。研究人員雖沒調查買家的意願,但從網路上的留言以及私下接觸過一些買家,發現大多數人購買標本的原因單純只是好奇,或者部分是跟文化有關,例如美國的萬聖節,「彩蝠的顏色跟萬聖節那個主體顏色很像。有年輕人打扮好像吸血鬼,會把蝙蝠跟血連結。」由於彩蝠是目前網路販售數量最多的蝙蝠物種之一,目前黃俊嘉也與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蝙蝠專家學者群合作,擬將彩蝠放置至華盛頓公約的附錄中,藉此杜絕彩蝠國際貿易之可能。
買賣蝙蝠標本的趨勢近年也在台灣電商平台出現。黃俊嘉在2018年進行調查時,網路上只找到2~3筆資料,今(2024)年學生只花了幾天,就已發現蝙蝠標本在台灣的網路賣場有明顯成長趨勢、僅幾家廠商的庫存量超過1400隻蝙蝠,其聲稱的來源地有印尼、中國、台灣,「遠遠大於路殺社十幾年撿的標本量,而且路殺社撿的很多是已壞掉,我們做一輩子也不可能撿到1000隻(完整的)蝙蝠屍體。」從物種來看,推估不少為東南亞物種,「但辨識上會有挑戰,跨地區的話也有很相似的物種。」
「大家都會說『合法』、是非保育類、是撿到屍體,或者說是飼養場出來的」,加上隱私關係,網路電商不會透露買賣雙方資訊,研究人員若要確認蝙蝠來源,或證實為非法買賣,則非常困難,「(賣家)總有辦法去找到法律漏洞。」而且黃俊嘉擔心,有些物種可能是台灣數量很多、但在國外極為罕有,有造成台灣非保育類標本大量出口到外國的疑慮。
「看到自己國家的物種被販賣,還是會嚇一跳。」黃俊嘉一直宣導不要購買這些標本,「因為你助長這個市場,你看這個單價600到2000元都有,如果這個市場變得很活躍,很快就不是只從國外進口。」
林業署︰不建議民眾撿拾蝙蝠屍體製標本
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24條第1項與第35條規定,保育類野生動物(含蝙蝠)標本未經同意不得輸入或輸出,國內之陳列及買賣同樣須經同意後才能進行。但一般類野生動物之標本,其輸出入或買賣,並無相關限制。
林業署稱,保育類蝙蝠除學術或教育目的並經申請許可者,不得採集獵捕,相關屍體應先送專業單位檢驗後確認非因傳染病死亡後,由學術研究機構、公立或政府立案之私立動物園、博物館等機構優先申請,方能製作標本;一般類蝙蝠亦規定不得自行架網、獵捕,且屍體可能有傳染病問題,呼籲民眾發現蝙蝠屍體,可交由地方主管機關或研究單位處理,勿自行撿拾及製作標本。
擅自採集或獵捕蝙蝠已違反野保法第17條及18條規定,如為保育類者可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類則可處6萬至30萬元罰鍰。
林業署亦提醒,國內曾有民眾家中拾獲蝙蝠檢出台灣蝙蝠麗沙病毒,今年度(2024年)亦有案例發生。台灣蝙蝠麗沙病毒其基因型與人畜共通傳染病狂犬病病毒同屬第一類基因親緣群,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呼籲民眾勿接觸蝙蝠等野生動物,以降低人畜共通傳染病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