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每年元宵遶境及炸寒單後,臺東縣政府即將把忠合宮什家將,登錄為第3個宗教類無形文化資產,而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也跟廟方合作,創作臉譜文創相關商品。
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的學生,拿著自己創作的卡牌、吊飾,甚至是平板上的數位遊戲,一一跟忠合宮信眾介紹,這些都是師生,花了一學期做田野調查訪談後,設計的文創商品,要讓民眾能更輕鬆的認識,已經有76年歷史,源自臺南、東港,主祀王爺的忠合宮。
臺東大學華語文系教授 簡齊儒:「這個忠合宮的什家將,其實各行各業都有,他們有這個水電工,然後甚至有神像的裝修師,然後有在郵局上班的,所以我們就把他們的故事,全部都把它變成了是在網頁上面呈現。」
而該廟已有67年歷史的什家將陣頭,是臺東最早的家將陣頭,為了扭轉社會大眾,對陣頭文化刻板的負面印象,去年廟方就跟縣府申請,將什家將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之一。
忠合宮委員 李宗益:「一切傳承不曾改變,所有的陣頭的步伐、開臉,包括我們王爺出巡的戒規。」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科長 孫丕和:「那這些東西其實對後世,以及我們當代的人,會有一個歷史的教育意義。」
經過文獻調查及整理,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已經完成初審,待文化資產委員會審核後,最近將正式登錄,成為縣定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