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大選,英國高等教育界「米老鼠學位」的相關話題,也再次成為當地的輿論焦點之一。
「米老鼠學位」(Mickey Mouse degrees)一詞,意指「表面看來十分吸引人,但學術價值有限、且對畢業生職涯發展用處不高的科系。」加上畢業後的薪水多半乏善可陳,讓畢業生有受騙之感,因此輿論要求英國政府加以整頓。正忙於大選的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也公開承諾將削減約 1/8 的「米老鼠學位」,重新整頓趨於弱勢的學科、並將更多教育資源用於技職教育。
即便保守黨在 7 月 4 日的大選很可能輸掉政權,但工黨上台執政後,依照其過去的施政取向,亦勢必會將更多資源投入英國的技職教育體系。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諸多公立大學的部分人文學科,更是自上世紀 60 年代已降便頻遭各州政府質疑,並經常面臨預算削減的殘酷現實。(後面會詳談)
無獨有偶地,南台灣非常著名的成大歷史系,也因難以抵擋 AI 浪潮及少子化趨勢,出現首次大學申請分發掛零的新聞。此個案的背後,更恐代表著「人文學科」在台灣高等教育界,加速走向凋零的趨勢。這個趨勢也連帶影響多所高中取消所謂的「人社資優班」──因自然組學生在跨考大學科系上相較社會組更具優勢。高等教育縮減人文學科規模,也勢必會被擺上政策議程。
當台灣與各國校園中,出現越來越多人文為主的學科,因就職前景或普遍薪資不如理工科系,而被與「米老鼠學位」劃上等號、甚至接連出現遭到預算刪減或裁撤的命運,是否也意味著我們的高等教育正系統性地「輕人文、重理工」,「輕學術、重就業」?而這樣的趨勢下,又會不會造成高等教育、甚至整個社會只剩下對「生存」的追求、而無「生活」的人文視野?
筆者認為,人文學科在當代高等教育中究竟出現什麼危機,是值得所有人共同思考的重要課題:
人文學科到底出現什麼危機?
廣義的「文科」(Liberal Arts),在西方高等教育系統的語境中,指的其實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體系」,涵蓋廣泛的學科領域,如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及藝術等等。因此與其說是「文科」、「文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這個翻譯,應該更能體現其意義。
在早年,高等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批判性思維、溝通能力、創造力及適應性等,使受教者成為全面發展和富有創新能力的個體。博雅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初衷可謂截然不同,人文學科訓練的重點不僅在於傳授特定職業技能,而更著重於培養學生深思熟慮的思辨能力,以便他們能夠適應多樣化的職業領域和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甚至能引領風氣之先。
例如,美國知名的哈佛大學就曾主張博雅教育才是大學教育的王道:倘若想成為一流的人才、而非僅是技術專才,就應有博雅的人文胸懷。在台灣高等教育擴張的時期,各大專院校亦不乏教育界先進主張「大學教育就是博雅教育」,鼓勵大學生應多探索自我,並修習不同領域的課程、組織出自己的學程專業,而不是受既有科系的限制。
然而,隨著科技與產業趨勢的快速變化,加上高度專業化、細緻化的人才需求,這樣的理想也面臨就業市場的嚴酷考驗:越來越多大學基於招生需求,必須強調其科系畢業生的就業率、平均起薪等「現實出路」的條件,同時開設更多「就業前景較佳」、甚至保證「畢業即就業」的院系,或將更多資源分配給上述系所。
再加上廣設大學的政策(和近年面臨的少子化),更快速加劇各校之間在資源上的競爭,遂造成如今我們看到的許多高等教育實景:美其名為「大學」,實際上卻更像「(高級)職業訓練所」;而凡與主流就業趨勢脫節的科系(如所謂的「文組」,也包括部分理工領域的基礎學科),則愈加邊緣化、甚至面臨被裁撤的命運。
而如同文章開頭所述,這個現象當然非台灣獨有,在美國更是早自 50 多年前便有相關論辯:
美國大學的「博雅教育」與「實用主義」之爭
事實上,自上世紀 60 年代已降,「人文學科」在美國大學校園中,便從曾經的主流地位,成為經常遭受質疑、並時常需要面臨預算削減等殘酷現實的院所和科系。而問題不僅僅是出在「市場」,也可能是出在科系自己能否與時俱進。
例如:J. H. Plum 在 1964 年所著的《人文學科的危機》,就認為人文學科因「過度專門化」,疏離了個人經驗、社會、大眾,也導致眾人對人文學科的忽視。
另一方面,來自現實就業市場的挑戰自然更加巨大。如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前密西西比州審計長懷特(Shad White)曾發表一份類似「英國米老鼠學位」的報告,建議州府應對可「提高它們為納稅人和畢業生反饋價值」的大學學位進行更多投資,這意味著州府撥款應更關注工程和商科等學位課程,而非人類學、女性研究及語言學、文學等文科專業。
懷特該份報告指出文科畢業生不僅收入少,而且留在密西西比州可能性也較小。他並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為我的孩子提供建議,我首先會說,你必須找一個將你的熱情與世界實際需要的某種實用技能結合起來的學位,這才是最佳的學位」。
密西西比州的案例,只是美國高教界在「理想主義」和「實用主義」之爭下的一個小小縮影。多年來,各方學者專家和不少憂心忡忡的家長,一直在爭論著「文科學位是否物有所值?」現在爭論似乎已經結束,而且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目前美國已有越來越多的大學在外部顧問的建議下,一一將「就業市場需求相對弱勢」的人文系所如哲學、藝術史、美國研究⋯⋯等,置於削減預算或裁撤的處境。
人文學科教育的實用性和與職業的相關性,長期以來一直是高等教育界的爭議焦點。然而在美國,隨著高教學費逐年攀升、學貸問題更成國安問題,也造成人文學科學生、甚至學者們紛紛對自身領域前景產生懷疑,並有大規模「逃離」人文學科、轉向實用主義學科的趨勢。
再加上二戰後美國工商界對科學、技術、應用等研究的「外部貢獻度」更大,學科研究本身的突破更愈加需要企業界的資源挹注(如研究案),也造成理工類大學或相關院所的建制規模和活躍度,遠較傳統文理類更高。
因此,傳統文理類大學和相關科系,在美國固然有著源遠留長的輝煌歷史,如今驀然回首來時路,卻彷彿一切已不復存在。
台灣應縮減高教人文學科規模嗎?
美國縮減人文學科規模的趨勢,始自上世紀 60 年代;英國大選後的政府,也極可能加速對人文學科中的「米老鼠學位」進行整頓。台灣高等教育體系和英美有所不同,目前雖不至把人文學科當成「替罪羔羊」,但從各校招生前景上觀察,相關科系則確實可能成為「待宰羔羊」。
筆者認為,在討論「裁減」與否之前,我們更需先認真正視人文學科發展的現況與所謂的「危機」,才有可能從根本解決問題,以下綜合各方文獻與自身思考,提供四項關於「人文危機」的思考點:
- 首先,涉及人文學科的「危機」可能是真實、客觀的現狀(如招生過低、學用落差等),但人文學者的「危機感」則是一種主觀的印象。兩者並不相等,政策倡議和制定者應優先探討客觀的「危機」與解決方案,而非僅是感嘆「時不我予」或進行過度的道德訴求,否則恐怕只會造成反效果。
- 其次,大環境資源有限,隨著新興強勢學科或應用學科的崛起,間接讓人文學科日益衰落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博雅教育中對於邏輯思辨能力、跨領域思考與組織能力、人文素養與胸懷等等的養成訓練,在今日社會中的重要性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可能更加關鍵。
- 因此,高等教育的決策者們,包含政府官員與各校校長,與其在傳統的「文理」之爭中進行非黑即白的二擇一,不如思索如何跳脫既有框架與本位主義,將兩者做更符合當代需求的結合。
- 最後,是「評鑑的危機」:人文學科自有其學術特質與價值,卻未必能夠在短期間內以量化指標加以衡量,且各科系之間難有一體適用的評鑑機制。故輕率地移用自然科學或部分應用類社會科學的標準,勢必無法反映人文學科的特質。如何制定更多元且務實、反應不同院所學術特色的評鑑指標,亦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文章最後,作為曾是廣義「博雅教育」的學界一員,筆者認為,無論是高教從業者或相關科系畢業生,請切莫因現況妄自菲薄。人文素養的培育,儘管未必能夠換來所謂的高起薪、甚至在當下的主流教育與就業市場中,離過去的輝煌歲月越來越遙遠,其重要性在今日高速變遷的年代,事實上卻是與日俱增的。因此,若能保持熱情與初心、同時不斷思考如何與時俱進,目前的危機,亦很可能是未來的轉機。
【延伸閱讀】
●陽明交大副教授,給高三生的一封信:你該問的不是「如何選系」,而是⋯⋯
●當「五年級理工男」們全面接棒台灣頂大校長,我們應該期待哪些「人文特質」?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8
王光傑
不說台灣,其實在全世界都一樣,也就是高等教育在文組(社會組)方面的科系都太多了。
只是很不幸的,人類有能力學習理工科系的比例約2成,8成的人都不適合理工科系。
一個很簡單及殘酷的方法:
大家自己測試一下,雞兔同籠這個簡單的代數現在還能輕鬆計算?
如果自己不會,就回想孩童時期是否也學不會或很辛苦學會,或者看看自己小孩的情況。
經過努力後,仍然不會或者很辛苦才學會,且無法應付稍微複雜的變化,那麼應該就不適合往理工方面了。務實一點的去學習一些偏技術或工藝的實作性技能會是比較適合的,一來可以有穩定職業,二來做久了說不定會幫助腦袋開竅而產生自學動機,並較為有效學習。
07月03日23:29
小東媽媽
人文視野 可以從生活裡、 從國民教育到一輩子的自我學習與培養 。
07月03日12:15
FAX
數理腦殘也就罷了,文組畢業的是什麼樣的貨色?~~扁、馬、蔡三任總統、廢死法官、促轉會、NCC、監察院、立法院的小丑們....還有政客論文抄襲皆文組學位,誤國殃民者文組貨居多。
07月04日01:59
Naixuan Dong
雖然有些地方的觀念不見得正確,例如將歷史系招不到學生歸因於AI發展,但是整體上記者滿用心的,是難得的好文。
07月04日07:41
Lin
在台灣可以入黨從1450到九萬、二十萬👍
07月04日01:4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