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造訪台灣或觀賞推廣台灣觀光的影片時,很難錯過台北 101 建築。這棟壯麗的建築投入甚巨、規劃甚詳,傾大量勞動力。就和許多台灣人和外國人一樣,當我在 2015 年首度以交換學生的身份來台造訪時,對於台北 101 感到十分驚艷。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自己「如何意外地建築起自己的 101?」的故事。我仍然不敢相信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但是同樣的,這個「意料之外的 101」也有賴許多人一磚一瓦的構建。
在我擔任交換學生期間,我的臺灣經驗好壞參半。我面臨很多針對我的膚色、國家和食物所做出的粗魯言論,諸如稱呼我為「那個黑人男孩」、批評我的英文不好,或直接對我說出「你們的醫院應該不乾淨吧」等批評。這類遭遇一開始讓我對這些人很生氣,腦中浮現各種想法,包括「這些人到底活在哪個世界?就連我在印度出生長大,都不敢說自己完全瞭解印度,怎麼會有人只在印度待了一週或一個月,就覺得自己很懂印度?」
「批評很容易,但我決定行動」
在我於 2016 年 9 月展開旅台博士生涯之際,我再度遇到徹底激怒我的種族言論,這些言論喚起了我在交換期間的那些負面回憶。但緊接著很快地,我幸運地得以轉念告訴自己,「嘿,Manu,你現在只是在抱怨,什麼也沒做。批評很容易,但卻難以帶來改變。」這個體悟改變了我看待事情的態度。在我的文化裡,我們把學校和大學稱為「知識聖殿」,我於是想,何不主動接觸這些教育機構裡的學生?他們是台灣的未來,可以幫我和台灣其他學校裡的學生溝通,我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傳遞印度的知識。
幸運地,大約在 2016 年 9 月,「優秀外國青年來臺短期蹲點試辦計畫」(Taiwan Experience Education Program,以下簡稱 TEEP)在政大開辦,TEEP 允許外國人造訪特定的台灣學校、參與特定課堂,透過親身體驗,近距離認識台灣社會和教育,而這也是台灣學生和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人互動的絕佳機會。我在計畫之初便參與其中,還記得當年拜訪的第一間學校是三峽的成福國小。
第一次我確實很緊張,但直到 TEEP 計畫在 2018 年結束為止,兩年間,我已經去了成福國小 32 次。此外,藉由 TEEP,我也有機會造訪其他學校。我和學生、老師以及政大 TEEP 計畫的工作人員都培養了非常親近的關係,他們都成為我在台灣生活的一部分。
但我還想做更多。我想去更多學校介紹印度,讓台灣人知道印度的基本知識,比如我們使用的語言、氣候差異、舞蹈、食物等等。我本身來自印度的鄉村地區,我想像如果當年有人願意來到我的學校,和我聊聊他的國家,將會讓我多麼興奮。那份想要在博士學業之外,能夠拜訪更多學校、為台灣偏鄉學生做更多的飢渴,促使我四處向朋友打聽機會。透過其中一位朋友的引介,我認識了一個叫做「沙發客來上課」的計畫,英文名稱現已更名為 Culture Diving Taiwan(編按:新的英文名稱直譯為「臺灣文化衝浪」,但計畫的中文名並未隨英文更動);其後我也適時地遇見了其他很棒的計畫──The World in Your Classroom 和 iEARN 等等──這些計畫都讓我能去到他們合作的學校,接觸更多台灣學生。
開始「巡迴」學校,讓我得以從博士學業中抽身喘口氣,並且走出台北,認識來自不同身份階層的人,學到很多過去難以想像的事情。我走遍台灣,旅經包括澎湖、馬祖和金門等地,看見不同城鄉間從語言、食物、節慶到歷史的差異,這些都是若我沒有開啟這個校園計畫,將無緣獲得的。
隨著越來越多老師聯繫我造訪他們的學校/班級,我試著善用這些機會。比如,在我去南投鹿谷分享時,我會詢問老師當地是否有其他學校對這樣的活動感興趣,他們的引薦讓我不斷擴大眼界。
我對台灣學校的印象
拜訪了全台 101 所學校後,總結我對台灣教育現場的印象,包括我很欣賞學生自己打掃校園和教室、中午有午休時間,還有最重要的,他們有很豐富的機會體驗不同科技,從 3D 列印到無人機都有。但除了這些「夢幻」的一面,我也看到一些台灣教育面臨的挑戰。
首先,學生缺乏提問動機。我了解他們對我這一個陌生人可能感到害羞,但我多次安靜地從旁觀摩課堂,發現即便面對他們熟悉的老師,情況並無二致。
其次,則是學生花在學校的時間過長。據我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時間從早上 7 點進校,下午 4 點到晚上 8 點間離開,具體時間因學校而異。我個人認為學生也需要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但目前在學校待這麼長的時間,相對地和家庭的連結就會減少,這會導致當學生迷惘、遇到困難時,不知可以和誰傾訴。多數學校現在有輔導老師能處理學生的心理壓力,這點令人驚艷,但沒有什麼可以取代家庭的支持和照顧。
第三,有些英文老師在教學時,只強調學生必需發音得像個母語人士,而非著重其表述的內容。我理解他們想讓學生說英文時聽起來更準確,但在我看來,能夠清楚表達遠比口音或腔調更重要。台灣若想成為雙語國家,勢必得接受英文已成為國際語言,本就有各種口音和用法,並不僅限於少數國家。
101 所學校的友誼、愛與學習
當我開始拜訪學校時,我以為自己只會去到一兩所學校。但慢慢地,我開始上癮,拜訪的學校從一所變成兩所、50 所,而當數字來到 85 時,我想著再加把勁,如今已經滿 101 所了。而我將永遠珍惜和學生談話時,腎上腺素上升的興奮感。
就在人們搜集著寶可夢時,我累積的卻是有幸接觸到的學校數量。有趣的是,和累積至今上千名的學生互動,讓我更認識印度。有時候,一些學生的問題刺激我發現:「哇,我從沒這樣想過!」有些問題我無法回應,我謙卑地接納自己有所不知,並會在找出答案後和學生聯繫。我也很高興有些我在 2016 年遇到的學生,現在正在長春藤名校留學,有些則進入政大,成為我很好的朋友。
我也得承認,在幾次造訪中,我面臨到來自老師和學生的難聽批評。如果說我從未因此感到憤怒或傷心,那是騙人的,但是我也鼓勵自己忽視那些評論,想著我的主要目標是向他們展示印度的不同面貌,如果我讓情緒左右我的回應,那麼我走進校園的初衷也就白費了。這些經驗教會我要有耐心和同理心,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老師和更好的人──隨著我現在開始在大學教書,這對我有很大的益處。
有時候,有些學校地處偏遠,我得在凌晨五點半從木柵搭公車出發,有時候從學校離開,半夜甚至更晚才到家。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為何是 101 所學校?這在印度也有其文化意義。在印度,我們在特殊場合比如婚禮上包禮金的時候,我們會包奇數。原因在於,奇數無法被平分,如此一來愛和支持就會一直延續下去。當然,我絕不會止步於 101 所學校,事實上,我將盡己所能地做更多。
最後,這意外促成的「101」並非我一人的努力,也要感謝每一個曾經聽過我的分享的學生,感謝每一位煞費苦心邀請我、為我翻譯、騰出時間、提供旅宿的老師和家長。萬分感謝那些從「101」旅程一開始就持續支持著我的人們。
執行編輯:林翊婷
核稿編輯:林欣蘋
【延伸閱讀】
●沙發客來上課計畫──為什麼我堅持帶外國旅人來到台灣偏鄉?
●到印度來念書,到底有什麼好?──我的印度理工學院交換經驗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