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林祺錦建築師新書出版,談《建築外觀設計關鍵》是什麼?

欣傳媒

更新於 2018年09月10日19:00 • 發布於 2018年09月04日07:37 • 欣建築

如果人有喜怒哀樂的表情,建築也會有表情嗎?建築師在設計建築的時候,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建築展現建築師想傳達的概念呢?你能看懂建築的表情嗎?你知道建築在說什麼?想表現什麼?或想傳達些什麼嗎?
我們對於建築這個形塑我們城市樣貌的重要元素,到底有沒有什麼感知或要求?以上這一大串問題對受過建築專業訓練的人來說並不陌生,幾乎是習以為常的問題,更常常是在設計操作中的自問自答。但對於非學習建築的一般大眾來說,上面這些問題他們是否在乎?或者,其實很在乎,但卻完全讀不懂建築到底有什麼表情,也看不出建築師想表現什麼?
2006年,我與王柏仁建築師到家鄉花蓮設計了一間供原住民小朋友使用的托兒所,因工程預算極低,因而反向思考如何讓材料展現本身的特性,並成為建築的外觀重點,嚴峻的限制條件產生獨特的建築造型,讓我們在2010年建築完工後即獲得第七屆遠東建築獎的入圍與第二屆中國建築傳媒獎的提名,我們的努力在專業上受到許多肯定,風光背後的真實在2017年媒體披露現況後大爆發,使用單位在建築物完工後因使用人數增加與使用方式改變等因素,分次修改了建築的內部與外觀,與當初完工時的建築已大相逕庭。這次事件,讓我開始反省,做為專業者,是否常常說了專業者才聽的懂的話?是否一般大眾其實聽不懂我們在說什麼?不知道我們在乎什麼?不知道建築做為城市空間的重要性是什麼?也不理解建築的表情是喜還是愁?

花蓮新城托兒所;圖片提供:風和文創+SH美化家庭

花蓮新城托兒所;圖片提供:風和文創+SH美化家庭
這些問題一直存在我的心中,因此,除了本身的建築設計工作外,我開始走向一般大眾,試著想將我在建築上感受到或讀到的表情,分享給大家,我參與工作營、參與研究計劃、參與美術課重整計劃、參與許多演講分享,甚至,開始帶團出國看建築。我認為,唯有將專業者與一般大眾的認知拉近,在溝通上的語言才不會有落差。我們才有機會把建築上的美好往前推進。因此,本書的對象除了是想從事建築專業的入門者外,更是針對一般大眾而寫,如果連一般大眾都能夠對建築的表情品頭論足並言之有物,我想,我們的空間環境離美就不會太遠了。
本書以建築外觀為主題,分別從「概念與主題」「材質」「色彩」「分割比例」「光影」「綠化」等六個角度切入,介紹建築外觀的設計思維,希望透過本書與一般大眾分享建築外觀的設計美學,以及建築師從事外觀設計時所面對的實際挑戰。藉由本書的案例說明及介紹,讓一般大眾也能讀懂建築的表情,以及建築師在設計操作上所希望賦予的概念想法。
書寫的過程中,才明瞭隔行如隔山的辛苦,在繁忙的設計工作空檔中,時常深夜仍獨自在辦公室敲著鍵盤,這一路上受到的幫助永遠比付出的多,非常感謝許多建築同業好友的大力支持提供相關資料,以及風和文創李亦榛總經理、黃詩茹編輯與同仁們的耐心,永遠心存感激!
六大篇章
篇章一:概念與主題
「最基礎的就是最重要的。」教你從直接引用、抽象轉換、企業精神、環境、家的意象等方向,進入主題,
篇章二:材質
逐步剖析11種建築師常用材質的特性與感受,除了有高科技的帷幕網,建築師還運用很基礎的材質來發想創意,例如清水模、鏡子、塗料、磁磚、PC板,建築師的創意因為預算不高的材質,顯出更高的創意。
篇章三:分割‧比例
運用立面上不同比例的分配,光是窗戶、陽台、露臺就可以創造出「動態」或是「規則」的不同表情;甚至可以光運用分割重組,就能達成建築物外觀設計的目的。
篇章四:色彩
色彩掌控了建築物想「凸顯」或是「隱藏」的關鍵,也是人們第一眼印象最深刻的,光是黑、白、灰的組合,都可以構成印象深刻的好建築外觀。
篇章五:光與影
光是建築重要的關鍵,透過建築開口的深度與寬度、結構的縫隙,就能展現出漫射、直光、隱喻等6種基礎「光的變化」,讓建築物在白天或夜晚,都有令人感動的感官享受。
篇章六:綠化
綠化立面與建築融合,已經是未來的都市趨勢,學習全球建築師是如何利用皮層、露臺、中庭讓植物作為建築景觀的主角。
《建築外觀設計關鍵》購買連結
作者介紹
林祺錦
於2004年7月成立,致力於既有環境美學與建築空間的整合規劃,藉由圖面創設構成配合實體模型的操作,體驗空間的任何可能性,是一家充活力與創造性的設計事務所。服務範圍包含公私立部門,近年重要作品有花蓮新城托兒所(獲2010遠東建築獎入圍、第二屆中國建築傳媒獎提名)、(獲2014A+Awards 特別表揚獎、2014 ADA新銳建築獎入圍)、(獲2017 AAP美國建築獎)及(獲2018台灣住宅建築獎入圍)等。
除了建築領域外,亦延伸了對建築的熱情,並且在各大學建築系擔任建築設計指導老師與建築獎的專業評審,亦跨入深度旅遊專業,成為帶領國外建築導覽的旅遊達人,近年來更受到許多媒體及旅遊媒體採訪,真正做到在建築專業中社會設計關注與跨領域的參與,對於在美學教育扎根、建築物再生與深度旅遊品質的工作中,都投注了許多心力。

【延伸閱讀】
>風和文創+SH美化家庭
>林祺錦建築師事務所官方臉書
>「2017兩岸設計師交流論壇」─林祺錦+許華山談設計實踐的挑戰
>林祺錦─外星人也喜歡的「澎湖青灣仙人掌公園」

>林祺錦-一探釜山建築美學(一)

照片、文字提供:風和文創+SH美化家庭
整理:王進坤
更多作品相關訊息,請上【建築書訊】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推薦閱讀:建築評論家王增榮以及建築師許華山、郭旭原聯名推薦《建築外觀設計關鍵》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