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媒體)比較因循苟且,不敢報的題目,在《壹週刊》都破解了。」裴偉分析《壹週刊》在台灣壯大的原因:「馬英九總統任內,有6個閣員因為我們的報導而下台,《壹週刊》早期許多成員跑黨政,對政治新聞不能忘情,我們認為能動搖國本的新聞都是好新聞。」
**
與虎謀皮靠的是好眼色
馬永成在當年《壹週刊》揭發阿扁「國務機要費」案中箭落馬,斷了政治前程,事過多年,他淡然地說:「媒體報導事實是天職,他們有本事拿到資料,雖然查證不一定正確,但對藍綠沒有成見,不畏懼意識形態,在當時的媒體殺出一條血路,也沒必要把他們當敵人。」問他不怨嗎?「想清楚事情的本質會好過一點,那時候的社會現象就是這樣,只要知道沒有惡意操作就好了。」
與黎智英共事,無異與虎謀皮,但多年相安無事,裴偉說,他靠的是很好的眼色,「我小時候被教導什麼話該講,什麼不該講,要有眼色。跟客人吃飯,餐桌上只能夾眼前的菜,喜歡的東西不能夾第二次,好惡不能表露臉上。」
裴偉在基隆長大,爸爸裴景龍是公路局保養廠的技師,媽媽張建寧是小學老師,家中一對兄弟,他是老么,長於家境小康的公務員家庭,但往上追溯伯公是老國代裴鳴宇,那一支的兒女有作家裴在美、陳映真的紅粉知己裴深言(歌手施文彬的媽媽)。1949年裴鳴宇一家分批來台,裴景龍受裴鳴宇二房所託,帶堂弟妹來台灣找爸爸,結果一來,中國淪陷回不去了,跟著伯伯生活,直到成家才搬到基隆。裴家一家子親密,裴偉也喊裴鳴宇爺爺。
他說,顯赫家世是沒有,但父母的疼愛總是有的。父親裴景龍不存錢,很能享受生活,養鳥種花,釣魚打獵,中秋節出去買月餅,半路上看中一對文鳥,就帶了文鳥回家。他自嘲自己所有的不良嗜好都是從父親那邊學來的。
得罪黑道穿1年防彈衣
他高中考上建中,同屆的同學有朱立倫、江宜樺、賴清德,本來成績優異,但太不務正業了,畫畫篆刻,大學聯考2次沒考好,當兵2年,回來遭逢父喪,只好考上什麼就念什麼。但他後來跑新聞,俞國華、辜振甫等老一輩的受訪者都喜歡他,靠的也是他不務正業。辜振甫談京劇,他能馬上接話。他一肚子掌故八卦,飯局上熱絡氣氛,能喝能鬧又能聊,「飯局上我非常討厭冷場,我很喜歡交朋友,因為我的童年是安穩而孤單的。」
「我小時候被推派參加各式各樣的比賽,加上又是老師的兒子,這樣的小孩人緣不會太好。」他說:「我家門前有小河,我一早在河邊堆砂子,幻想出一個王國來;別的孩子在街上玩,我趴在圍牆上看,為了跟他們做朋友,就會叫他們坐在圍牆外,跟他們講故事,為了講故事,就要源源不斷的看書。」
「如果我可以跟人交往,我是什麼樣的人,都讓他們看得很清楚。」因此,他在《工商時報》交了很多朋友,累積不少人脈,《壹週刊》開創初期沒人願意受訪,他動用這些人脈請他們受訪,但後來出事了,傷害的也是這些人脈。
他和孫道存飯局上相遇,酒逢知己,不厭其煩地乾杯,2人拚酒,拿著啤酒仰著頭咕嚕咕嚕灌著比秒數,但第4期週刊寫孫道存對女性友人霸王硬上弓,是他到孫道存辦公室追問細節;週刊報導太陽會吳桐潭隔海教唆殺人,警政署攔截到了情資,知道黑道大哥派人要來殺他,他穿了1整年的防彈背心,後來,侯友宜(當時是桃園縣警察局長)出面擺桌把事情喬好,要他給足面子,喝個不醉不歸,但救命恩人文化大學宿舍的新聞,當年《壹週刊》率先揭瘡疤。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