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在媒體、戲劇節目中看到「舍利子」,雖然對於舍利子的成因仍是懵懵懂懂,但隱隱約約知道似乎多在修行有成的佛教徒往生,火化遺體後可發現。
舍利是梵語「śarīra」的音譯,意指印度人往生後的遺體總稱;在佛教裡,僧人往生後,其所遺留的頭髮、骨頭、骨灰等,都可以稱作「舍利」。而「舍利子」指的是火化遺體後所產生的結晶體,也稱「堅固子」、「設利羅」,形狀、顏色沒有一定。
舍利子。(圖/翻攝自法爾禪修中心粉專)
眾所皆知,當初釋迦牟尼佛火化時,留下了舍利一石六斗,包含了一塊頭頂骨、兩塊骨、四顆佛牙還有中指指骨,另外還有約84,000顆珠狀舍利子。舍利子的形成原因目前國際間尚無研究定論,但流傳了許多說法,以下整理幾個較常見的說法:
- 僧人長期吃素
僧人長期吃素攝取了大量的纖維素和礦物質,再經過人體的新陳代謝後,可能會形成大量的磷酸鹽、碳酸鹽等,沉積在人體體內後,就成了我們看到的舍利子結晶體。目前全世界茹素人口眾多,但茹素者往生遺體火化後發現舍利子的例子仍不在多數。
- 骨頭殘餘
人類體內有許多細小的骨頭,這些小骨頭在燃燒後會因為重結晶現象而產生舍利子結晶體,台灣曾有研究分析某僧人的舍利子,後來發現主要成分和人類骨頭成分相近,也曾有人推斷舍利子的來源應是人類的牙齒。
- 人類體內結石
不少人認為舍利子應是人體內的結石,膽結石、腎結石或是膀胱結石皆有人提起,但其實這些結石的成分和舍利子的成分仍有差異,因此結石的說法較不為人所接受。
以佛教的立場解釋,僧人遠離淫慾,且長時間勤修「戒、定、慧」,因此舍利子是僧人們苦心修行所得來的福報和成果。後來也有科學家指出,舍利子的出現可能和現代科技結合火化技術有關,若火化的溫度控制在攝氏600度到1,600度之間,進行低溫焚化,那麼骨頭內的碳酸鈣便有機會與人生前攝取的多種鹽類結合,燒結出漂亮的陶瓷狀結晶,這就是舍利子。
因為舍利子的稀有、珍貴,且眾人相信舍利子是集結功德、福氣的結晶,因此大家也相信舍利子具有消災解厄、趨吉避凶的功用,坊間更有許多號稱是以舍利子製作的佛珠、佛牌等物,價格多高得嚇人,購買前記得貨比三家,找信任且公正的店家。(編輯:連宜方)
資料參考:
維基百科-舍利
留言 2
子月(遠傳,聊天用)
我家養了15年的貓咪往生火化後也有很多[舍利子]......
2019年12月26日23:59
???
無—正解?
2019年12月26日16:4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