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激烈運動突然出現膝蓋腫痛或是卡卡有異音的情況,進而影響動作和移動,小心是半月板損傷。復健科醫師指出,半月板損傷若不處理,可能造成膝關節提前退化,形成關節炎,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建議應及時治療,以免影響膝關節功能。(龐清廉報導)
位於人體膝關節內的半月板是半月形的纖維軟骨板,在人體運動過程中,肩負著腿部的緩衝功用,並維持膝關節的穩定與潤滑。 半月板損傷多半發生在關節激烈扭轉時,受到強大外力衝擊所導致,這時膝蓋會出現疼痛、腫脹、及關節線觸痛。
嘉義地區一名37歲的陳先生去年在一場羽球競賽中,用力跳起殺球落地時,突感膝蓋疼痛無力且有分離腫脹的感覺,後此中斷運動好幾個月,疼痛難耐,自行服用消炎止痛藥,但都無明顯的效果。
嘉義醫院復健科李岩恒主任指出,經過檢查陳姓民眾確診是「外側半月板」撕裂傷後,接受非手術性的「增生療法」,在超音波的導引下,以葡萄糖與自體濃縮血小板注射治療的方式,配合後續的肌力復健訓練,經數個月的療程,如今疼痛感已消失大半,肌肉力量亦有明顯進步,陳先生也重回球場進行他最愛的羽球運動。
物理治療師楊必誠提醒,半月板撕裂多發見於年輕人運動傷害。想得到最佳的治療成果,就必須透過物理治療去鍛鍊膝關節周邊的肌肉,讓膝關節恢復良好的強度、活動度和靈活度,以降低再次受傷的風險。
治療師建議患者平時可以從事肌力訓練動作,包含躺平直膝抬腿與站立貼牆下蹲。呼籲民眾如果疑似半月板損傷,長期不處理,可能造成膝關節提前退化,形成關節炎,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只要感覺膝蓋腫脹、僵硬、疼痛、動作無力或關節活動度受限等不適症狀,就應立即就醫評估,以免影響膝關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