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專題】《蝙蝠俠大顯神威》(三) :給我小孩看這個?憤怒的家長們打敗了黑暗騎士

電影神搜

發布於 2018年11月23日14:30 • 龍貓大王通信

1992 年,戲院外《蝙蝠俠大顯神威》(Batman Returns) 的廣告上打著大大 PG-13 分級,這代表 13 歲以下的孩童必須由父母陪伴觀賞。而本片鋪天蓋地的廣告,外加麥當勞快樂兒童餐的強力宣傳,擺明了就是鼓勵全家一起觀賞這部電影。但是和樂融融、以為可以進戲院看到《超人特攻隊》的一家人,等到進了戲院看了電影沒多久,卻發現自己宛如進錯廳了,被迫看了一部《萬惡城市》(Sin City)……

儘管《蝙蝠俠大顯神威》的廣告標註為 PG-13 分級,仍嚇到許多闔家觀影的民眾。
儘管《蝙蝠俠大顯神威》的廣告標註為 PG-13 分級,仍嚇到許多闔家觀影的民眾。

 

*前情提要:【專題】《蝙蝠俠大顯神威》(二):孩子哭了,這是一份苦澀的麥當勞快樂兒童餐

 

孩子都帶來了你給我看這個!

《蝙蝠俠大顯神威》裡,壞蛋被電擊到全身焦黑化為木乃伊、企鵝抄起步槍掃射無辜的市民、貓女復活的一幕沒有重生的驚喜,反倒詭異又不安、還有人密謀綁架全高譚市的嬰孩並威脅要殺害他們。除了這些驚嚇片段之外,貓女與企鵝的個性極度不穩定又悲觀、邪惡的奸商許瑞克冷血到推員工墜樓,蝙蝠俠被誣陷、打壓、連可愛的企鵝都要炸死他,氣氛低壓到不行。開心跟著父母進戲院看電影、打算等等散場後、買個麥當勞快樂兒童餐當伴手的孩子們,全嚇傻了。

《蝙蝠俠大顯神威》片中的貓女。
《蝙蝠俠大顯神威》片中的貓女。

「人生很婊,我也是!」

憤怒的浪潮幾乎是瞬間爆發,但是別忘了,行銷機器早在《蝙蝠俠大顯神威》上映前,已經在市場上全力運作。看看下面歡樂的《蝙蝠俠大顯神威》熱鬧廣告,但觀眾在戲院裡看到的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

這讓觀眾更有一種受騙的感覺。洛杉磯時報上有一則觀眾憤怒的投書,可以傳達當時市場的憤怒氣氛:

「喜愛暴力的成人觀眾們應該會很愛這部電影吧,但是該死的麥當勞到底有什麼狗膽,竟然用快樂兒童餐來行銷這部充滿剝削的電影?麥當勞的良心是被狗吃了嗎?」

 

麥當勞我這麼相信你──

脫口秀主持人費絲丹尼爾 (Faith Daniels) 在節目上鼓勵「父母杯葛《蝙蝠俠大顯神威》」,並且拒絕帶她渴望去看這部片的 5 歲兒子進戲院,她說:

「要把《蝙蝠俠大顯神威》拍成成人導向的電影沒什麼問題,但拜託不要向孩童推銷這部電影。這是一部PG-13分級的電影,但最後是誰會去買那些《蝙蝠俠大顯神威》的公仔?絕對不是 13 歲以上的孩子。」

麥當勞當然也首當其衝,密西根州一個基督教背景的影評組織「白鴿基金會」(The Dove Foundation),對麥當勞開砲。

「父母們相信麥當勞,」

白鴿基金會發言人表示,

「那麼為什麼麥當勞要向兒童們推銷這樣一部充滿暴力鏡頭的電影?」

《蝙蝠俠大顯神威》中被烤焦的麥斯史瑞克。
《蝙蝠俠大顯神威》中被烤焦的麥斯史瑞克。

麥當勞是騎虎難下,行銷活動已經開始了,他們無法中途抽手,只好極力降低快樂兒童餐與《蝙蝠俠大顯神威》的關聯:

「快樂兒童餐這次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年輕孩子們體驗蝙蝠俠這個角色的有趣之處。這次活動並不是設計專為推銷《蝙蝠俠大顯神威》電影。我們的初衷並不是為了混淆家長以及讓孩子們失望。」

而華納影業當然也得刻意撇清關係:

「我們非常注意避免銷售《蝙蝠俠大顯神威》的玩具,」

華納影業發言人瑞貝卡卡魯索 (Rebecca Caruso) 表示,

「很明顯地,蝙蝠俠並不適合 5 歲孩童觀賞,也就代表不適合快樂兒童餐的主要客群觀賞。這次活動純屬麥當勞本身的規劃成果,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

現在,讓我們再看看上面的《蝙蝠俠大顯神威》各家廣告,你終於會發現蹊蹺所在:裡頭出現的所有角色造型,都跟電影不太一樣。

當年《蝙蝠俠大顯神威》上映時,麥當勞快樂兒童餐推出的玩具。
當年《蝙蝠俠大顯神威》上映時,麥當勞快樂兒童餐推出的玩具。

但是這樣就能解釋,這些明顯勾引兒童掏錢的廣告跟電影一點都沒關係嗎?難道當初麥當勞與可口可樂,在進行宣傳時完全沒有意識到《蝙蝠俠大顯神威》嗎?怎麼可能,連幾個電影鏡頭都直接被剪進廣告裡去了,這些廣告連播出日期都設定在《蝙蝠俠大顯神威》上映日期附近了。麥當勞跟華納影業的脫罪之詞也說得太拙劣了──該死,廣告裡還有句台詞是這樣說的:

「買就送你五個電影版原裝杯蓋!」

但是,麥當勞儘管被公幹到起火,他們卻仍然堅持這個起火夏季快樂兒童餐活動絕不下架,要繼續執行到 9 月活動結束。果然是兒童界餐飲霸主,真是腰桿硬、叫小賀對吧。事實上麥當勞是內傷在心裡,他們之後學到了寶貴的一課:要跟商業大片一起聯合行銷,就要保證這些大片裡,不要有讓父母觀眾會強迫遮住孩子眼睛的片段。

《侏儸紀公園》與麥當勞的連攜營銷非常成功。
《侏儸紀公園》與麥當勞的連攜營銷非常成功。

寓教於樂,《侏儸紀公園》與麥當勞的連攜營銷非常成功。

史蒂芬史匹柏的《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 後來也是麥當勞強力推銷的電影,但這次他們學乖了,在史匹柏還在製作電影的階段,就耳提面命他要刪除電影裡最血腥的片段,否則不但玩具銷不出去,而且麥當勞又要成為父母公敵。

 

黑暗騎士──觀眾卻不一定買單

說真的,對於已經滿 13 歲、或是超過 13 歲好幾倍、甚至有一個 13 歲孩子的你來說,《蝙蝠俠大顯神威》是一部精采的黑色電影,超級英雄元素甚至不是這部電影裡最迷人之處,意即如果我們把蝙蝠俠踢走,只剩下沒有蝙蝠裝的布魯斯韋恩,這部電影仍然能把故事說得完整──當然,這還是會讓《蝙蝠俠大顯神威》有點失色。這部電影裡的每個角色都有各自的雙面性格、也都有各自的目標與心思,沒有一個角色被浪費或是純屬花瓶。

《蝙蝠俠大顯神威》那經典的霓虹招牌。
《蝙蝠俠大顯神威》那經典的霓虹招牌。

Hell Here.

導演提姆波頓 (Tim Burton) 讓聖誕節的童話氣氛作為整部電影的背景,但這不是一個 Happy ending 的童話,這是一個宿命感強烈到要滴下眼淚的黑暗童話,壞人終究要成為壞人,因為他們的內心早已壞去,他們何嘗不想回歸正軌,但這個正常的社會不會同意這種可能,因為我們需要怪物,我們需要可以怪罪、嘲笑與任意傷害的怪物,這讓我們刻意地忽略貓女被血汗企業壓榨致死的悲劇、企鵝被惡意拋棄的悲劇、蝙蝠為社會幾乎犧牲一切的悲劇,只因為他們都不正常,而欺負怪物是合情合理的。

提姆波頓所打造的《蝙蝠俠》反派:企鵝與貓女。
提姆波頓所打造的《蝙蝠俠》反派:企鵝與貓女。

很難得在全美國父母與媒體合力砲轟的慘況下,《蝙蝠俠大顯神威》仍然勉強擠過了一億美金的票房關卡。儘管越來越多成年觀眾表達他們對《蝙蝠俠大顯神威》的愛,但是華納影業已經是啞巴吃黃蓮狀態:麥當勞與玩具業對華納影業的責難遠比觀眾的憤怒更重要,華納影業自然不滿為什麼提姆波頓非要把蝙蝠俠搞得如此黑暗,但在這個親者痛仇者快的時刻,華納的敵手片商們說得更好:

「(華納影業)早就該知道,他們把波頓與基頓 (Michael Keaton) 配作對,他們兩個搞出來的東西就是這種風格,那麼你也早就應該知道,你不會看到一部《親愛的,我把蝙蝠俠縮小了》風格的歡樂電影。」

米高基頓與提姆波頓的合影。
米高基頓與提姆波頓的合影。

永遠的蝙蝠俠:米高基頓(左)與提姆波頓(右)。

這就是提姆波頓離開蝙蝠俠的開始,華納影業已經受夠了真正黑暗的黑暗騎士,他們反倒懷念起 60 年代亞當威斯特 (Adam West) 風格的蝙蝠俠影集,歡樂、正面、詼諧,更重要的是,玩具銷量好、弟弟妹妹看得開心、家長不會抗議……

那才會是一個完美的麥當勞快樂兒童餐玩具。(完)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