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大壩潰堤說成例行話題 專家出面背書安全性

CTWANT

更新於 2020年07月21日22:00 • 發布於 2020年07月21日22:00 • 蔡宗霖
大壩潰堤說成例行話題 專家出面背書安全性
7月19日,「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平穩通過三峽大壩。(圖/新華社)

大陸關於長江三峽大壩潰堤的謠言,每逢南方夏日雨季時就會捲土重來,儘管官方年年闢謠仍無法遏止。而今年大陸多個省市出現罕見的強降雨,有台媒稱「三峽洩洪淹鳳凰古城、黃河水漫錢塘江」,這篇報導被指與地理事實不符;更有專家解釋下游淹水狀況屬於澇災,是城市地形與排水系統問題,不能因此否定三峽大壩防洪功能。

近期有台媒報導指「三峽洩洪淹鳳凰古城、黃河水漫錢塘江」,引來大陸專家吐槽,指鳳凰古城海拔遠高於三峽大壩,不可能「往上淹」;而黃河與錢塘江相距710公里,且中間相隔多條河流與湖泊,黃河水是怎樣也「殺」不到錢塘江的。

事實上,三峽大壩主體結構相當精實;大陸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就表示,即便大壩被原子彈炸出一個缺口,其主體結構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且大壩的密度達2.4噸/立方米,總體重量達4100萬噸,鋼筋混凝土結構具強大的抗打擊能力,因此變形、潰堤說,並站不住腳。

大陸自今年6月入夏以來,一共有50萬平方公里的地區測得驚人的500毫米雨量,多項數據都是1961年來最高,也造成多個省市出現澇災。

要理解澇災成因,首先得了解長江的地理條件;眾所週知,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橫跨11省市與高、中、低海拔共三個梯度,而歷年來發生澇災的大多出現在低海拔的下游城市。

與洪災不同,澇災的成因大多為城市排水系統不發達、地勢低窪封閉與瞬時雨量過大,近來發生嚴重澇災的武漢市、洞庭湖與江漢平原都有這樣的特徵;但三峽大壩的建造目的在於防洪而非防澇,不能混為一談。對比1998年的大洪災,此次的降雨量更大,但大壩仍能正常運作,這顯示其仍發揮了其防洪功能。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1

  • 牧文
    好幾個個水系都有問題了吧?長江不用說,黃河在汛期,淮河、錢塘江則是暴雨。就說了,不信神不拜佛,加上現在大陸只崇拜狼,龍早就無安身之處了,所以只得四處亂跑,不是嗎? 如果整棟樓的水管和排水系統有問題,把其中一樓的臉盆和澡盆作得特別大、特別堅固有用嗎? 有三峽大壩有什麼用?五百年不垮有什麼用?有水來就只能排水,當然就是都沒防洪功能了,不是嗎? 請參考: https://mobile.nownews.com/news/global/5034693 倒是知道要聽天由命了?怎麼不快點疏散民眾? 就說了,神是知道小粉紅和戰狼的心聲的。寧願大陸人民慘到極點,也不願意人定勝天的象徵破滅,大丟特丟解放軍的臉。只是兩個當中只能選一樣,要顧那邊自己想清楚,可以嗎?
    2020年07月22日00:46
  • 胡建中
    就算不垮也半殘了!無底洞..花錢吧!嘿嘿😁
    2020年07月22日02:17
  • 旺旺配合共慘黨的洗白文
    2020年07月22日10:35
  • 祐桑
    出面背書?怎麼不集體搬去三峽大壩下方 這才能穩定民心啊!
    2020年07月22日00:16
  • 馳品設計
    顯示其發揮了防洪功能!.....專家這句話聽在中下游泡水的百姓耳裏,真不知是什麼感覺? 不過生為韭菜,就該為黨犧牲,看看落馬中箭的高官家裏都能抄出四億人民幣,百姓就該為習家派系付出,誰叫你們當初沒曾走在習大大旁邊幫忙擦鞋。
    2020年07月22日01:1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