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膈膜的功能是幫助呼吸、氣體交換,同時也隔開胸腔與腹腔。如果橫膈膜周圍肌肉退化,或腹腔壓力過大,橫膈膜會出現裂孔,容易導致腹腔器官跑到胸腔,稱作橫膈膜裂孔疝氣。一位40多歲男性,劇烈嘔吐後,約2.5公分的胃上移到胸腔,造成胃酸逆流、脹氣、吃不下等情形。
在一次食物中毒嘔吐後,張先生出現嚴重脹氣,吃飽容易胃酸逆流、火燒心等症狀,影響生活。
患者 張先生:「器官都要吐出來那種感覺,很難受,吐到沒有東西吐,太大力,感覺腸子還是胃,有往上跑,肚皮會有感覺,好像在橫膈膜那個附近,往胸腔的方向跑。」
台北慈院副院長 徐榮源:「白白的地方是食道的黏膜,食道和胃交界的地方 是在這裡,理論上橫膈應該是在這邊。」
食道與胃的交界處,原本應該由橫膈膜肌肉所區隔,但胃鏡檢查發現,張先生部分的胃上移到橫膈膜上方,醫學上稱為橫膈膜裂孔疝氣,研判是嘔吐時腹腔壓力過大,加上橫膈膜肌肉退化等因素導致。
台北慈院副院長 徐榮源:「東方大概10%左右(發生率) ,其中95%都沒什麼症狀,只有5%的人有症狀,症狀就看它裂孔的大小,如果大於3公分以上,有時候(胃)會上到腹腔,造成扭轉。」
大多數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就能緩解,只有少數人需要手術。
台北慈院副院長 徐榮源:「有症狀我們都是以症狀(治療)為主,比較明顯的灼熱、胃酸這些症狀,現在都有很有效的的制酸劑。」
橫膈膜裂孔疝氣患者,會有胸悶、痛、打嗝、腹脹等類似胃食道逆流的症狀,醫師提醒,若患者吃藥一陣子沒有效果,建議就醫做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