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精彩封面故事】打造自己的桃花源:萬物有情,性格獨具

旅讀

更新於 2022年08月18日13:05 • 發布於 2022年08月22日16:00
【精彩封面故事】打造自己的桃花源:萬物有情,性格獨具

明末清初文人生活在國祚交替,以致世道顛亂的黑暗年代中,然而他們卻也最講究美感的追求,尤其落實在日常生活的實踐之中,彷彿以美來救贖自己心中的徬徨與矛盾。知名的代表作品如李漁《閒情偶寄》、孔尚任《桃花扇》或張岱《陶庵夢憶》,都將美感的追求展現在生活的細節中,舉凡文學、飲食、園林、家具擺設,乃至戲曲音樂等等,無一不是環環相扣,而在讀者的眼前展開出一種全方位的、情趣盎然的生活品味。

自由而叛逆的浪漫

相對於唐朝的豪邁奔放,宋朝的簡約細致,明末清初的文人美學特別講究的是人,因為唯有通過一個獨特而有趣的人,才能將美感融入到生活之中,就如同晚明的代表文類:小品文,所推崇的最高境界便是「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從這個角度而言,明末清初的美學特別洋溢著一股個人化的、自由而叛逆的浪漫精神。

宅第是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空間,也是一窺明清文人美學的最佳場域。他們多半具有濃厚的山水情懷和隱逸的避世觀,所以園林成了宅第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以此來隔絕俗世的塵囂,從而建構屬於自己心中的一座桃花源。

也因為園林是心靈的象徵,故往往是「曲徑通幽」,以潔淨之「松」、虛心之「竹」和堅毅之「石」等,建構出具有道德意涵的景致。至於宅第本身,從書齋、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花格窗等設計,更是無一不是傳統文人德行的展現,低調而不張揚,曖曖內含光,寧可古拙樸實一些,也不要譁眾取巧的媚俗。

©圖蟲創意

脫俗卻精巧的閒雅

對於明清文人而言,美學不僅是一種抽象哲思或生活態度,還能具體落實在生活的細節裡,故舉凡一器一物,都不是所謂客觀的「身外之物」,而是主人內在心靈和品格的呈現。所以明清的家具器物特別簡約、雅致、含蓄和精巧,也蘊藏著一種東方的哲學思維,謙沖和平,萬物有情,都值得我們一一的仔細把玩鑑賞,珍視與珍愛。

這就如同晚明的小品文美學,作家多寫作自己日常生活的片刻,以此來展現自己個人的性靈和趣味,乃至隨之而來的頓悟,風格清新流麗,淡泊灑脫,而妙筆之處,意趣自然橫生。如張岱〈西湖七月半〉中所云:「或匿影樹下,或逃囂裡湖」,充分反應出明清文人避世脫俗,崇尚自然本真、清幽淡泊,而截然不同於中國先秦和唐宋散文所宣揚的「文以載道」精神。

延伸閱讀: 【精彩封面故事】從香煙長到蜘蛛網、從牛速到超跑:從四縱四橫到十縱十橫

加入旅讀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