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小辮鴴身世揭密 飛6840公里返黑龍江

CTWANT

更新於 05月19日22:52 • 發布於 05月19日22:45 • 中國時報周麗蘭
小辮鴴身世揭密 飛6840公里返黑龍江
這隻在雲林縣土庫鎮度冬的小辮鴴被裝上衛星發報器,腳上繫足旗編碼20號,57天飛6840公里回到繁殖地大陸黑龍江。(圖/吳崇漢提供/中國時報周麗蘭雲林傳真)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雲林野鳥學會普查冬候鳥小辮鴴長達16年,始終無法確認其來自何處,雲林野鳥學會理事吳崇漢為了解謎,今年1月在幾隻小辮鴴身上綁衛星發報器,編號20號的「小土豆」遷徙最遠,57天飛6840公里,落腳處是大陸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吳崇漢日前特地飛去黑龍江找牠,發現牠在玉米田、稻田裡覓食小蟲。

小辮鴴是台灣冬季候鳥,每年10月下旬抵台,翌年2月下旬北返回到繁殖地,大部分小辮鴴在雲林度冬,但牠們從哪飛來,至今是謎。吳崇漢與雲科大學生池沛玲決定解謎,今年1月間在虎尾鎮、土庫鎮、莿桐鄉繫放小辮鴴,安裝衛星發報器以精準掌握飛行路線。

「小土豆」2月27日夜晚從雲林縣二崙鄉啟程,從彰化芳苑鄉出海,隔日清晨著陸於大陸福建省福州,飛過安徽省、山東省、遼寧省、吉林省四平市、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最後停留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拜泉縣不再遷徙。

吳崇漢表示,特殊的是牠歷經2次跨海,一次是2月27日跨台灣海峽,第二次是4月4日飛越更寬的渤海。

吳崇漢、池沛玲好奇小土豆繁殖區環境,5月初啟程到黑龍江尋找「小土豆」,以衛星定位找到一處開闊田野,周邊種植玉米、稻米,氣溫介於4度到16度之間。

師生找了2天,聽到熟悉鳴叫聲在寧靜田野中響起,驚喜看到「小土豆」與1隻母鳥降落田裡,兩人第一眼看到,激動得熱淚盈眶。

吳崇漢說,在台度冬的小辮鴴多是群居,回到繁殖區黑龍江省卻是以個別活動為主,方圓6公里範圍僅小土豆這一對小辮鴴在活動,此次研究是台灣第1筆小辮鴴遷徙紀錄,也解答牠們來自大陸黑龍江,而非西伯利亞。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