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獨布全球香蕉絲工藝-噶瑪蘭族 潘靜英、潘烏吉

花蓮縣政府

發布於 01月29日05:20

★新社香蕉絲工坊

2005年成立工坊

2005年參展「新生活工藝大展」臺北華山文創園區

2015年登錄為花蓮縣文化資產傳統藝術類

小時候我們出去都說阿美族語、臺語,在家也是噶瑪蘭語和臺語。我是2009年回來新社,才知道噶瑪蘭有這個手工藝,有看過阿祖在做,但根本不知道這是自己族群的特色。─潘靜英

潘烏吉為新社噶瑪蘭巫師,也是香蕉絲文化復振重要人物,每天固定到工坊報到,憑手感完成接線工作。

技藝心路

說是香蕉絲,線材卻不像棉麻的管狀,而是扁平的。取材臺灣食用蕉的莖部,以日曬分線的繁複工序成為編織材料。纖維藝術家陳淑燕認為,噶瑪蘭族香蕉絲工藝不僅是臺灣原住民族僅有,放眼全球,其工藝技法亦具有獨特的無可取代性。

噶瑪蘭族早期因居住環境,深受阿美族文化影響,族人歷經15年的復名運動,2002年正式列為臺灣原住民族之一。在復名過程,族人致力於傳統工藝的尋根,透過耆老的回憶和文獻查找,重新織回散伕的香蕉絲工藝。2015年花蓮縣文化局文資審議委員,以香蕉絲工藝具有藝術性、特殊性、地方性的條件,且有多位老藝師作為承先啟後的保存者,展現高度智慧與深厚技藝,登錄為縣定文化資產傳統藝術類。

香蕉對噶瑪蘭族是生活不可或缺的植物,果實可食用,香蕉葉用來當作盛裝的器皿,巫師也用香蕉葉治病,而香蕉莖透過處理成為纖維布料。日本沖繩與菲律賓雖然也有香蕉絲工藝,但處理方式不同,工坊經理潘靜英表示,沖繩為水煮取纖維,新社為完全日曬,保留最原始的作法。

2009年潘靜英為了照顧長輩回到新社,重新認識她熟悉卻陌生的文化,她坦承一開始並沒有太大興趣,每天接觸逐漸領會箇中奧妙。為了掌握香蕉絲品質,源頭的香蕉由工坊栽種管理,必須樹齡二年未結過果實的纖維才夠強靭。從根部附近砍下香蕉假莖後,去除易斷裂的內外層,刮除內側澱粉質後,經過取纖、曬纖、分線、接線和捆線球等程序。潘靜英說,單是準備線材,至少要花一個月,遇到天氣不穩,工時還要延長。

工坊有幾位年長的阿嬤,固定來報到,潘烏吉是新社噶瑪蘭的巫師,雖然視力大不如前,全憑手感負責接線的工作,她熟練摸著線頭打平結,功夫了得。香蕉絲工藝獨特之處在於,同一片香蕉纖維,各部位依屬性有不同的編織技法和用途,邊緣的適合勾織,中間部分用來織成布。

潘靜英說,香蕉絲質地比苧麻硬挺,水洗後也不太柔軟,因此用來做簑衣、背袋,使用十幾年也不會壞。工坊也利用福木、薯榔、藍染等天然植物染,增加絲線色彩,傳統工藝變身零錢包、手機袋、書衣、書籤等,勾成的遮陽帽,夏天很搶手。

香蕉絲工坊成為部落重要產業之一,然而,純手工織品的慢工細活,往往一天下來覺得沒做什麼事,興趣不夠、耐性不足實在很難待得下去。因此,只要願意學習,就算非族人也能加入復振與保存香蕉絲工藝的行列。

若只用文創商品角度看香蕉絲工藝,或許它並不是最具創意,素樸淡雅的天然絲線也不太亮眼,它卻實在的娓娓訴說噶瑪蘭族的歷史足跡。低調的隱身在阿美族與漢人社會,就算工序再繁複,耗時再久,族人依舊堅靭的找回象徵族群性格的工藝,歷久更彌新。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