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大的國防承包公司英國航太系統(BAE Systems)週三(19日)表示,如果各國可以保長期的合約增加軍事支出,該公司也能擴大規模滿足激增的需求。英國航太目前的訂單已創歷史新高。
英國航太(又譯貝宜)執行長伍德本(Charles Woodburn)表示,歐洲安全環境的「典範轉變」可能會推動國防支出大幅增加,而該公司已經在與各國政府進行「高層級」對話。
在美國川普政府直接表示保衛歐洲不是美國的責任之後,美歐跨大西洋軍事聯盟已瀕臨解體邊緣,歐洲內部正掀起必須軍備自主的呼聲,不能倚賴美軍,也不能倚賴美國武器。
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週一表示,為了彌補北約(NATO)成員國過去10年的國防支出不足,並達到國防支出占2% GDP的目標,將需要投入8000 億歐元(約 27.34兆台幣)。他們援引英國國防部的支出數據顯示,2023年約40%的軍費用於購買軍備。
德意志銀行指出,如果各國政府希望增強威懾能力,同時避免推高軍備通膨,歐洲國防產業必須提升產能。
伍德本向記者表示,擴張過程中的任何挑戰都可以克服。「我認為這些問題我們都能處理,只要我們能獲得明確的需求信號。」他補充說:「鑑於當前的威脅環境,這一趨勢正在上升,只要我們對中長期需求有一定的明確程度,我們就可以做好規劃。」
根據英國航太的全年財報,該公司在2024年獲得337億英鎊(約1.39兆台幣)的訂單,使其累積訂單達到創紀錄的778億英鎊(約3.21兆台幣),相當於其年銷售額的三倍。
該公司表示,在 2024年營業利潤和營收均增長14%並符合市場預期,對未來一年充滿信心。該公司預計今年獲利將增長8%到10%,營收最高可增加達9%。
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英國航太已經受益於國防預算的增加。該公司在戰車、戰機、潛艇和巡防艦等領域的需求強勁。
伍德本指出,歐洲的國防採購長期以來被視為「充滿挑戰且分裂」,但英國航太、空中巴士(Airbus)和義大利李奧納多(Leonardo)聯合持有的飛彈公司MBDN是一個成功案例。他說:「我們應該把 MBDN 視為未來的潛在模式。」
英國航太系統的主要市場包括美國、英國和沙烏地阿拉伯。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該公司已經大幅提升砲彈生產。伍德本表示,位於英國南威爾斯的新彈藥裝填設施將從今年年中開始生產,使產能增加八倍。
他還補充說,即使戰爭結束,烏克蘭仍需要重建,並可能尋求英國航太等公司協助重整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