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川普關稅大刀瞄準台灣晶片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分析「有難度」

新頭殼

更新於 13小時前 • 發布於 13小時前 • Newtalk新聞 |楊祖宇 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計劃透過對半導體課徵關稅,加強美國國內的半導體產業發產。然而,一位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分析指出,由於半導體產業無法在短時間內大幅發展,「對台灣的半導體關稅可能不會太快實施」。 圖:取自台積電官網(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計劃透過對半導體課徵關稅,加強美國國內的半導體產業發產。然而,一位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分析指出,由於半導體產業無法在短時間內大幅發展,「對台灣的半導體關稅可能不會太快實施」。 圖:取自台積電官網(資料照)

Newtalk新聞

為了保證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獲得公平的待遇,美國總統川普自上任起,持續推出各種與貿易相關的政策,更宣稱將對台灣的半導體、晶片課徵高額關稅,以保護美國本土的半導體產業。然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與國際事務學教授范亞倫( Aaron Friedberg )分析認為,美國半導體製造能力恐難以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推測川普不會立即實施與半導體相關的關稅限制。

范亞倫接受訪問時表示,川普出台半導體關稅的原因,是希望美國本土或外國的半導體製造商,能增加對美國半導體產業的投資或提高產能。范亞倫分析認為,川普近期之所以頻繁發表與半導體產業的相關言論,很可能是想進一步推動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盡快落實復興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目標。

范亞倫指出,如果美國對進口半導體徵收高額關稅,將可能對美國國內其他產業競爭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削弱,「我不認為川普會立即獲迅速實施相關的關稅政策」。但范亞倫也認同,不論是以關稅威脅,或是出台相關政策,美國都會用盡各種方法,吸引包含台灣在內的外國公司投資美國的半導體產業。

另外,德國半導體生產公司 Exyte 全球業務部執行副總裁赫伯特.布拉希茨( Herbert Blaschitz )日前出席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 SEMI )研討會時也指出,如果美國公司在台灣建設大型半導體晶圓廠,可能需要約 20 個月的時間,但如果台灣公司想到美國建設晶圓廠,則需事先得到一系列許可,前後總計恐耗時超過 38 個月。另外,台灣晶圓廠的建造成本也僅需美國建造晶圓廠的一半。

布拉希茨也強調,美國、歐洲半導體公司必須掌握與台灣的效率差距,才能在現代半導體產業中,與已經完成產業布局的台灣半導體企業競爭。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