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news今日新聞] 近年來隨著社群媒體發達,「我推(推し)文化」也越來越興盛,在日本會進行「推活(粉絲活動)」的人口規模甚至達到了一千萬人,據稱每四個日本人當中,就有一人有「我推(喜歡的偶像或角色)」。「推活」從御宅文化轉變為主流次文化,不僅僅是支持喜歡偶像的行動,更是一種改變生活的方式,專家指出,能讓「我推」、「推活」風潮蓬勃發展,與個人主義改變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推し」是什麼?
「推し」(oshi)這個日文字詞,意思是指自己喜歡、尊敬的對象,其中涵蓋範圍廣泛,不論是偶像藝人、運動選手,甚至是動漫角色,都能稱作是「推し」。部分台灣民眾追星時,也會直接沿用漢字,將偶像或是角色喊做「我推」、「推」。
在「推し」後方再加上日文指各種不同類型的活動(如社團活動「部活」、以結婚為目的的「婚活」)的「O活」,發展出「推し活」一詞,指的就是推廣、支持自己偶像的活動或行為。
原本「推し活」是只存在於追星族之間的用語,不過近年來這個詞開始廣泛在社群上出現,人氣動漫《我推的孩子》(推しの子)、小說《本命,燃燒》(推し、燃ゆ)讓「推」、「推活」的概念更被推廣,並被大量使用。
「推し」成為主流次文化
根據「日經Business」報導,2000年代至2020年代是一個充斥「認可慾」的年代,社群媒體掀起了追求「粉絲數」和「讚數」的風潮,人們蜂擁前往「網紅景點」自拍打卡,進而展示自我。然而,隨著「社群媒體疲勞」議題興起,也使得人們使用社群媒體的方式逐漸出現變化。
研究現代人社會適應和次文化的精神科醫師熊代亨指出,「發布在Instagram上的內容有所改變,那種『快看我!』的高調姿態逐漸消退,明顯為了『打卡』而拍的照片反而被認為有些過時。像這樣個人主義的改變,可能成為推動『推活』熱潮的背景之一。」
報導指出,過去的「御宅(オタク)文化」與「我推文化」十分類似,當時會使用「好萌」一詞,來做為對作品中的虛構角色表達強烈喜愛的用語,後續更衍生到對各種事物的類似情感,但這主要局限在較為封閉的社群當中。然而,無論是支持角色還是偶像,其核心行為並無太大改變。
熊代亨認為,「御宅」一詞帶有貶義,但後續能被能讓人聯想到自我啟發的「我推」一詞取代,並且成為主流,一大原因是因為日本人氣女團AKB48的崛起。隨著「某人是我推」的行為逐漸普及,並被賦予正當意義,使得「我推」不再局限於少數「御宅族」,而成為大眾文化。
後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更加速了這一現象。由於人們被要求避免外出,使得接觸各種網路內容的機會大增,「我推」所涵括的範圍擴大,包括舞台劇、偶像、海外明星到 VTuber,再加上直播應用的多元化以及Netflix等串流平台的普及,使得「推活」的形式更多樣化。
不僅如此,隨著媒體基礎設施的完善,讓推廣自己喜歡的事物變得容易,也能隨時隨地進行。即使身邊沒有同好,也能瞬間與全球粉絲連結,讓「推活」的熱潮理所當然地到來。
「推活」豐富生活
一名喜歡韓國偶像的22歲粉絲hii表示,「自從開始做『推活』之後,我幾乎沒有煩惱!」她更因為「推活」而成為了一名手工藝創作者,並進一步活躍於社群媒體,成為一名影響力人物。
Hii展開「推活」已有四年時間,她在高中畢業之後,因朋友介紹而迷上韓國男團Stray Kids,並成為了成員鉉辰的粉絲。Hii表示,「鉉辰酷炫帥氣,但心思也十分細膩,這種反差讓我一見傾心。推活讓我感到快樂,甚至對以往在意的問題也變得無所謂。」
Hii透露自己在高中時很容易憂鬱,個性消極,但他每個月會去3次「推活」咖啡,甚至每個月花10萬日圓(台幣2萬1460元)在「推活」上。不過hii的家人表示,她出現了極大變化,連個性都變得開朗許多。
由於hii就讀服飾設計學校,她常常用布料、蕾絲和矽膠材料製作卡片收藏盒,且廣受好評。後來在社群媒體分享後,許多人請求她代製,於是她於2022年8月開設網路商店,開始販售自己的手作商品。
Hii表示,能看見「我推」活躍的樣子非常高興,「支持並且看到他們的成長,我自己也感覺在進步,甚至交到了許多朋友,年齡層從10幾歲到30幾歲都有。」她更感慨道,「如今,『我推』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