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影評】《賽道狂人》:因為我們的語言,是引擎 7 千轉的隆隆

電影神搜

發布於 2019年11月20日13:11 • 龍貓大王通信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的片名明示了兩家汽車大廠之間的大戰,故事是關於 1966 年法國利曼 (Le Mans) 24 小時耐久賽車,過往在賽車圈表現平平的福特,是否能戰勝賽車常勝軍法拉利。好的,《賽道狂人》一目瞭然: 遙遠的 60 年代背景、你好像聽過但根本不知道是在賽什麼的賽車、你未必有興趣的賽車手肯邁爾斯 (Ken Miles) 與設計師卡洛謝爾比 (Carroll Shelby) 的故事。誰會對《賽道狂人》有興趣?應該是賽車宅男。這個答案大錯特錯,這部電影適合每一位觀眾,即便你不會開車。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劇照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劇照

到我們於 11 月 28 日在大銀幕上看到《賽道狂人》,這個計畫已經籌備長達近 6 年。它一直被設定為瞄準奧斯卡的競賽電影,因此沒得過奧斯卡演技獎的男演員都想擠進賽車裡。我們先姑且把原本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要飾演謝爾比、而布萊德彼特 (Brad Pitt)  要飾演邁爾斯的計畫,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一部奧斯卡競賽電影。這種電影的好處是,無論它想講述哪一段全球觀眾都陌生的歷史,電影一定都會想辦法讓你搞懂。

也許你看完還是不懂轉子、利曼賽車的維修規則、或福特汽車 60 年代的營運狀況,這不要緊,你會非常理解這場小蝦米鬥大鯨魚的生死決戰,你會很懂其中的緊張感,你會為之悵然與熱血──導演詹姆士曼格 (James Mangold) 至少忠實傳達了賽道上的各種情緒,讓觀眾為之投入。

導演曼高德(左二)
導演曼高德(左二)

導演曼高德(左二)

這無疑是證明導演詹姆士曼格真正實力的一刻,《羅根》(Logan) 證明了他能拍好小格局的公路電影,試著用超英雄的語言來鋪陳黑暗寫實的懺情錄。可是《賽道狂人》不一樣,即便是美國人都未必了解這段車壇恩仇,可是曼高德流暢地讓缺乏刺激元素的文戲,一樣拍得有條有理。劇本巧妙地在幾個劇情轉折,用詼諧的小橋段適度地讓觀眾休息,沒有讓電影化為如同泥沼般的枯燥歷史課。

《賽道狂人》出現福斯一號車(福特 GT 40)
《賽道狂人》出現福斯一號車(福特 GT 40)

當年利曼大賽裡邁爾斯駕駛的福斯一號車(福特 GT 40)

要知道,《賽道狂人》的故事從 1963 年法拉利車廠破產講起、乃至 1966 年利曼賽車分出勝負。這中間包括了福特汽車如何打造一台夠快的跑車、如何找到適合的賽車團隊、團隊如何在不同考量下琢磨出合作的方式、還有加進利曼賽車前的戴通納 (Daytona) 持久賽、以及最後長達 50 分鐘左右的利曼決戰。《賽道狂人》長約 2.5 小時,沒有一刻停下來讓觀眾迷惑劇情演到哪了。

《賽道狂人》改編真實事件
《賽道狂人》改編真實事件

當年的邁爾斯(中左)與謝爾比(中右),你可以發現兩位演員其實與本人樣貌差距很大

由於導演駕馭敘事節奏的流暢,所以甚至可以這樣說,觀眾進場觀看《賽道狂人》之前,可以對這段歷史一無所知──最好是一無所知。這樣才能得到最大的驚喜、與最大的悵然。

柔情硬漢切換自然 角色魅力成看點

電影的重點全放在克里斯汀貝爾 (Christian Bale) 飾演的邁爾斯與麥特戴蒙 (Matt Damon) 飾演的謝爾比身上,而自然,電影中譯都叫「狂人」了,克里斯汀貝爾飾演的脾氣暴躁卻利害的車手邁爾斯,是整部電影的衝突來源。這部電影的確有資格讓貝爾拿下一座小金人。我們已經知道他為這個角色而殘忍地虐待自己的肉體。但有賴優秀的劇本,這個在預告裡很明顯是個粗人的車手,卻在電影裡處處展現他的折衝。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劇照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劇照

他對老婆永遠溫柔、他對兒子永遠充滿耐心,即便在他內外交煎的痛苦時刻,這個氣起來會丟扳手的暴躁大叔,仍然有踩下最後煞車的理智。仍然要讚嘆貝爾在怒漢與溫柔丈夫間的流暢轉換,沒有突兀的情緒中斷,讓他與劇中每個角色的對戲都非常自然。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克里斯汀貝爾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克里斯汀貝爾

真實世界裡的謝爾比一直是傳奇人物,比起不善外交的邁爾斯根本是天壤之別。戴蒙演起這位天生溫拿自然是輕而易舉,但其實戴蒙與真實的謝爾比長相完全天差地遠,可以看出戴蒙非常努力地想要詮釋謝爾比的領袖魅力,對如今的戴蒙來說這並不困難,但反過來,也少了一點驚奇。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麥特戴蒙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麥特戴蒙

 

賽車場面超越「精彩」的精彩

這部電影畢竟是部賽車電影,傳達賽車之美是對《賽道狂人》最基礎的要求──否則你無法體會,為何電影裡大多角色願意犧牲他們的一切,只為成就勝利。可以簡單粗暴地說,如果你是在放映過程中總是忍不住去上廁所的觀眾,那麼電影最後的 50 分鐘之前,最好把你的水庫清光。

這場最終定勝負的利曼賽車,過程精彩,但只用「精彩」兩字形容實在是太省略了。換檔、油門、煞車這些強而有力的聲響組成了一首高辛烷值交響樂,當然還有那催情的高轉速引擎聲,絕對會讓每位喜愛賽車的朋友絕頂升天。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劇照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劇照

24 小時連續不停的賽車,自然得面對各種天候狀況。《賽道狂人》中的雨天賽車過程絕對令人捏一把冷汗,當你在賽道上以 300 公里以上的速度狂飆,一個眨眼都有可能讓你天人永隔。《賽道狂人》輕易地成為近年來最刺激的賽車電影,它可沒有搬出一大堆不懂者恆不懂的艱深汽車用語,在這場台詞不多的高速對決裡,你可以從快速橫掃車尾的橫移鏡頭裡,感受後車抓準時機催緊繃超車的快感──既然有很多橫移鏡頭,你當然得選擇銀幕最大的廳院才能真正享受。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劇照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劇照

但是,《賽道狂人》的重點既然不在專業的「賽道」世界介紹,當然重點就在「狂人」了。這也是為什麼《賽道狂人》適合所有觀眾的主因:這是一部描述瘋狂男人的故事。邁爾斯與謝爾比不管是性格、價值觀與應對進退的能力全都截然不同,他們見面就要打架,而且永遠沒心情推心置腹。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劇照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劇照

這是那個「男人就是硬漢」的時代,沒有人談心,只能先衝撞地滿頭是血,最後在頭昏眼花之中才有時間搞懂彼此。不管有什麼歧見與誤解,一切都交由引擎 7 千轉的隆隆聲與速度來為我們翻譯,引擎是他們的舌頭,而引擎 7 千轉的隆隆聲,是他們的語言。能在連視野都變得模糊的速度下離開人世,是他們的宿命──你不禁會懷疑,你找到你的宿命了嗎?

《賽道狂人》將於 11 月 28 日於台灣上映。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