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早已盈利的Netflix宣佈推出「Netflix Shop」,首次進軍電商領域。
Netflix Shop目前販售的商品數量很有限,僅18種,其中有高達135美元的機器人鬧鐘,也有30美元的T恤。未來,Netflix還會推出《怪奇物語》、《獵魔士》等系列商品。
這些商品的共同點在於—— 它們都是Netflix旗下IP的周邊產品 。
這讓人很難不聯想到IP授權市場裡的頂級玩家——迪士尼。根據國際授權業協會(LIMA)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授權商品的銷售額為2,928億美元,其中迪士尼就佔了547億美元,而這個數字是Netflix在2020全年收入的兩倍。
顯然地,Netflix瞄準了IP授權的大餅,而這背後也顯露出Netflix的隱憂和野心。
Netflix的隱憂
2020年幾乎是Netflix誕生以來最好的一年。因疫情延燒,許多人的娛樂活動都轉向了線上,Netflix也趁勢成長了3,700萬付費使用者,打破該公司的成長紀錄,而總付費用戶數也歷史性地突破2億,全年利潤成長了76%。
這家在創立之初以DVD租賃生意為主的公司,在電視黃金時代的末尾,即時轉向了串流媒體業務。此後,連年實現了付費使用者兩位數以上的成長。
作為一家市值2,300億美元的企業,Netflix的商業模式卻極其簡單——生產優質內容,吸引消費者付費訂閱。2019年,Netflix有98.52%的收入皆來自於會員費。反觀中國的愛奇藝平台,會員費僅佔其總營收約50%,其他的收入主要來自於線上廣告和內容分發。可以說,Netflix營收的成長完全取決於用戶的成長。然而,一旦付費用戶無法持續成長,Netflix的商業模式就會迎來危機。
作為串流媒體平台的先驅和用戶數量最龐大的Netflix,可能會更早撞上用戶天花板。串流媒體平台本質上是搶奪了付費電視的使用者,以美國付費電視市場為例,在2011年,付費用戶達到1.01億的頂峰後便逐年下滑。目前Netflix的美國使用者約6,700萬,也就是說,超過半數的潛在用戶已為Netflix買單。 2021年第一季,Netflix新增使用者僅為400萬,低於預期的600萬,Netflix的股價也應聲下跌了11% 。
一季的糟糕表現對Netflix來說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真正傷其筋骨的是—— Netflix的市佔率恐怕正在被競爭對手蠶食 。
為了應對用戶成長放緩所帶來的營收壓力,Netflix的會員費先後上漲過5次。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20年10月份,基礎方案維持在8.99美元不變,標準和高級方案分別上漲了1美元和2美元,至13.99美元和17.99美元。
這個價格與Netflix過去十幾年來的主要競爭對手HBO NOW(無廣告版14.99美元)、HULU(無廣告版11.99美元)差距不大,但與迪士尼、蘋果這些野心勃勃的新一代入場者相比,便少了許多優勢。Disney+的月費僅7.99美元,Apple TV+的費用甚至更低,僅4.99美元。
過去一年幾乎是全球串流媒體的戰國時代,迪士尼、蘋果、派拉蒙等巨頭相繼入場。
在今年第一季的財報會議上,當被問及如何看待當下的競爭時,Netflix創辦人里德.哈斯汀(Reed Hastings)回應道:「很明顯,新的競爭一直存在。但當我們翻看過往的數據,公司正一直保持成長,而我們也很有信心。」
創辦人的信心是一回事,而新進者對Netflix的蠶食也是肉眼可見的事實。 2020年,Netflix原創節目的市佔率從年初的56%跌至了50% 。
這背後,是Netflix的內容流失。因為Disney+的上線,Netflix下架了一系列迪士尼IP內容。而HBO也拿回了《六人行》、《宅男行不行》、吉卜力工作室等作品版權。同樣的,老牌情景喜劇《The Office》也被NBC收回旗下。
在訂閱用戶的觀看時長中,Netflix自製劇僅佔總數的30%,其他皆來自外部版權。根據數據,2018年Netflix播放時長的前三名作品為《The Office》、《六人行》和《實習醫生》。新內容可能是拉動用戶成長的關鍵,但對於老觀眾來說,他們更傾向於選擇自己熟悉的作品。
一直在原創內容發力的Netflix,因疫情肆虐,撤回了大部分的製作計劃。目前,Netflix尚未有任何大型的回歸系列。
Netflix的模式宛如用戶觀看完影集後,就與這齣戲劇不再產生聯繫。Netflix旗下的《怪奇物語》、《紙牌屋》擁有大批的死忠粉絲,但單一的訂閱付費模式並不能完全挖掘這些IP的價值。這也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一邊是手握鈔票、喊著「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的粉絲,一邊則是「無動於衷」的官方。
去年Netflix自製紀錄片《虎王》上線10天後,就有3,430萬人觀看,可謂Netflix最成功的劇集。在電商品牌Esty上立刻出現了大量《虎王》的周邊商品,但無一列外,它們全是山寨的。
這也不難理解為何Netflix要推出線上商城。在Netflix官方部落格中,Netflix Shop負責人、消費品部門副總裁Josh Simon表示:「我們喜歡看到好故事超越螢幕,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一直在考慮如何為粉絲們拓展Netflix的故事世界,從服裝、玩具到身臨其境的事件和遊戲。這也是為何今日會推出Netflix Shop,將其作為一個令人興奮的新目標,將精心策劃的產品和豐富的故事結合在一個獨特的Netflix購物體驗中。」
字裡行間都在述說著一件事: 我們想成為迪士尼!
迪士尼的IP魔法
1929年,有個人在旅館找到華特.迪士尼(Walter Disney)並拿出300美元,要求把米老鼠的形象印在寫字桌上。這300美元成了迪士尼的第一筆「特許經營」收入。近百年後,這300美元長成547億美元的大生意。
翻開迪士尼的IP清單,你會發現這幾乎是一本長不見底的名錄。除了原創IP之外,如米老鼠、小熊維尼、迪士尼公主、獅子王等,迪士尼在21世紀的前20 年還瘋狂收購了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影業、二十世紀福斯。也就是說,除了米老鼠,大眾所熟悉的《復仇者聯盟》、《星際大戰》、《阿凡達》、《玩具總動員》這些IP全部歸屬於迪士尼。
根據TitleMax的數據,2019年全球最賺錢的20個IP中,有8個來自迪士尼,經濟價值累計達3,551.82億美元。其中小熊維尼、米老鼠、《星際大戰》分別排第3、4、5位。這些超過了40年、甚至近百年的老IP,依舊爆發出驚人的生命力。
在好萊塢,有一項著名的火車頭理論:「 電影本身可以不賺錢,但它必須帶動相關產品的發展。 」華特.迪士尼顯然深諳此道。早在1957年,他就畫下了一張草圖,清晰描述了迪士尼的商業模式。
在這張草圖中,電影製片廠處於明確的中心位置,音樂、電視、授權商品、主題樂園和出版物均環繞在四周。以雜誌來說,電影為雜誌提供了文章內容,雜誌則可以宣傳電影和迪士尼樂園。每一個部分都緊密聯繫在一起,互相配合、補充。
時至今日,迪士尼依舊沒有脫離這套模式,它從未把創作出的動畫形象視為一次性消費品,而是作為一個可長久消費的金礦去深度挖掘。 當迪士尼製作一部電影時,公司不僅僅是考慮電影本身,而是如何將故事轉化為商品、服務、體驗和其它衍生產品 。正如迪士尼前財務長Jay Rasulo所說:「公司的每個方面都是面向品牌和特許經營的。」
如今,迪士尼的這種模式被稱為「 輪次收入 」。首先,迪士尼會以高成本推出以IP故事為核心的電影,透過票房賺取第一輪收入。接著,把影片版權賣給串流媒體平台,賺取第二輪收入。同時,迪士尼每推出一部新電影就會在主題樂園中增加對應的新人物,透過迪士尼樂園賺取第三輪收入。最後,則透過特許經營、出版、零售等方式賺取第四輪收入。
透過這四輪收入,迪士尼「榨乾」了每一個IP的利潤。多元的盈利管道,使迪士尼比Netflix擁有了更關鍵的優勢,並延續旗下IP的生命力。
為故事建立愛,把愛變成錢
與迪士尼不同的是,Netflix並沒有建立線下門市的計劃。目前,Netflix已和Target、沃爾瑪、亞馬遜、H&M等零售商簽訂了數百種周邊產品的許可協議。
Netflix還與電商平台Shopify一起開發了線上商城系統。先前,Shopify已為Allbirds、Kith、《紐約時報》和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的品牌Skims提供過技術支援。而Netflix Shop的項目負責人Simon曾在迪士尼工作室待過六年,擔任製作和開發總監。這些資訊似乎都在表明Netflix的決心。
多年來,Netflix一直迴避自己是一家娛樂公司還是科技公司。日前,Netflix創辦人里德.哈斯汀宣稱:「我們真的是一家娛樂公司。 」
按照亞馬遜工作室(Amazon Studio)前高層Matthew Ball的說法,從本質上來看,一家娛樂公司只做三件事:
創造/講述故事。
為這些故事建立愛。
把愛變成錢。
按照這個標準來說,迪士尼無疑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公司。試想看看,有多少小女孩想在逛迪士尼樂園時,穿上《冰雪奇緣》Elsa的藍色長裙?又有多少家長會為此買單?
在說故事和建立愛的方面,Netflix已經做得很好了,但它能把愛變成錢嗎?
哥倫比亞商學院的零售研究主任Mark A Cohen對此懷疑道:「 它們(Netflix的熱門戲劇)大多數的保存期限都很短,不像迪士尼IP,那是一代人的漫長旅程 。」
儘管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但當下無疑是Netflix財務狀況最好的一年。這家公司在過去10年內總共借款達160億美元。去年底,Netflix在第四季財報上表示,不再需要尋求借款來為公司提供資金。換句話說,Netflix成為了一家真正盈利的公司。
而其他的串流媒體競爭對手依然在虧錢,包含迪士尼。
本文授權轉載自:極客公園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
留言 3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6月30日01:35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6月30日01:04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6月30日00:3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