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美食

想吃菇菇自己養!在家種菇好療癒,一暝大一寸收成好,菇包DIY為養菇業注入活力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4月22日18:32 • 發布於 04月22日01:29 • 上下游News&Market
想吃菇菇自己養!在家種菇好療癒,一暝大一寸收成好,菇包DIY為養菇業注入活力

生活壓力大,不妨在家裡種菇,保證紓壓又實用。十多年前的手機遊戲《蘑菇人方吉》大受歡迎,也帶動實體的種菇風氣,原本專注在生產菇類、菌種的菇農也開始轉型,推出各種菇包,讓普通人能在家 DIY。

菇農指出,菇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對陽光需求低,且不需要太頻繁澆水就能生長,三週採收一次,非常適合空間有限、忙碌的現代人。菇包 DIY 中最受歡迎的菇種為秀珍菇及珊瑚菇,因色澤豔麗、好種,是新手入門菇款。還有學校以菇包作為自然課教材,讓孩子在家種菇,學習過程獲得成就感,連爸媽都一起愛上種菇。

孩子在家也能輕鬆上手種菇(照片提供/豐年農場)
孩子在家也能輕鬆上手種菇(照片提供/豐年農場)

蘑菇手機遊戲帶動種菇潮,Covid-19 疫情也助攻

百菇莊經營人莊學富說明,菇包風潮並不是現在才出現,約十多年前,手機遊戲《蘑菇人方吉》在國內風行,許多人在虛擬世界種菇過程得到樂趣,線上手指運動也轉為實體種菇行動,買菇包 DIY 的風潮就此吹起。不過菇包的買氣是不斷波動起伏的。

社群媒體、疫情都是菇包買氣的推手,豐年農場公關副理林儀婷表示,十多年前有人在社群媒體上傳菇包種出漂亮鮮菇的照片,吸引不少人加入種菇行列。隨著時間流逝,自己種菇的熱潮稍稍降溫,但前幾年 covid-19 疫情爆發,國人減少外出,許多人為打發時間,上網下訂菇包,居家種菇又再度流行。

種菇療癒又有成就感,自己種安心吃

種菇的魅力在於療癒及成就感。住在台北的楊小姐某次參加農業推廣活動,意外獲得「菇包」作為出席贈品。出於好奇,她便隨著包裝盒上的步驟一一進行,等待「收菇」。

楊小姐拿到的是玫瑰菇包,一開始長出粉紅色的菇體時,她覺得頗為怪異,還特地去電詢問,才知道玫瑰菇可食用。第一次收成約在十天後,採收的菇量夠炒成一大盤,質地偏硬,「但是自己種的,覺得特別好吃」。

第二次收成後,楊小姐出差好幾天,返家時發現流理台上全是白色粉末,一開始她不明所以,後來才想通,它們是玫瑰菇的孢子,因為出差太多天未及採收,玫瑰菇太過成熟,菇傘完全打開,孢子便飛得到處都是。「自然課本提到的『孢子』,在真實生活中親見,真是太美好的經驗。」

楊小姐表示,種菇比種菜容易,「它真的是『一暝大一寸』,養起來非常有成就感」。她建議不曾種菇的朋友一起來嘗試,或許能跟她一樣感受到「務農」的樂趣。

玫瑰菇的菇包(照片來源/豐年農場)
玫瑰菇的菇包(照片來源/豐年農場)

一個菇包可用3個月,兩、三週即可採收一批菇

種菇為何這麼容易上手?林儀婷解釋,菇類喜歡陰暗潮濕、通風的環境,不必曬太陽,只需放在室內澆灌就能長得好,澆灌方式以霧狀水珠最佳,因為水霧可營造潮濕氛圍,細密的水珠更能讓菇包吸收充分吸收水分。也可以用箱子種菇,找一個夠大的箱子,放入菇包後,菇包旁邊放一盆水,也可提供潮濕、舒適的生長環境。

有了潮濕的環境,菇包就不必太常澆水,林儀婷表示,就算消費者只有早晚可以照顧菇包,時間也綽綽有餘,一個菇包可種三個月,約兩至三周便可採收一批,技術好的人可以採收五到六次,採收完便可食用。

在箱子中放入菇包、一瓶水就可維持潮濕環境(照片來源/豐年農場)
在箱子中放入菇包、一瓶水就可維持潮濕環境(照片來源/豐年農場)

珊瑚菇最熱銷,顏色豔麗的玫瑰菇也好夯

兩家農場均表示,最熱銷的是珊瑚菇,林儀婷說明,因為最好種,同時也是消費市場常見的菇種;玫瑰菇、藍寶石菇等菇種在市場很少見,但因色澤豔麗,近年來也越來越多人訂購,「很多人第一次買會以為有毒」,訂購後會特別常打來詢問。

不同菇種的栽培難度不同,莊學富分析,菇是真菌,栽培方法大同小異,但有的菇種會有日照、溫度需求,例如:秀珍菇要日夜溫差大才能長得好,適合秋冬種,夏天栽培的話則需定時放進冰箱;靈芝喜歡長日照,適合夏天栽培;杏鮑菇則是低溫菇種,冬天栽培較適合;難度最高的菇種是香菇,因為香菇需要比較強烈的刺激才會生長。

珊瑚菇的菇包(照片來源/豐年農場)
珊瑚菇的菇包(照片來源/豐年農場)

菇包 DIY 也成菇農轉型之路

居家種菇的風潮,直接受惠者是菇農。林儀婷透露,豐年農場原本是單純供應菌種給菇農,「就像育苗場賣菜苗給菜農」。921 地震後重建,農場決定多角化發展,其中一條路是往觀光發展。為了更親近普羅大眾,農場先是開放讓遊客前來體驗採菇、種菇,而後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健康,富含多醣體的菇類食用量提高,原本的菌種、零售菇包的銷售量也被拉抬。

住在台中市新社區的莊學富原本是香菇農,種菇三十多年,過往都是販售新鮮或烘乾的香菇給中盤商,921 地震後決定轉型為休閒農場,開放農場讓人來採香菇。後來經同業提點才發現,菇包也是值得經營的市場,他便開始種植香菇以外的菇類,試著網路販售菇包,平均一個月可以賣出 500 至 600 包,也帶來了新客群。

消費者種菇是否就不會買菇、減少菇類消費?兩間農場均表示,「不會」。莊學富表示,消費者不像菇農是以種菇為生,種菇對普通人來說,比較像紓壓的休閒活動,且也會在菇包上割出不同開口,讓菇長得很有藝術美感。

比起取代原有菇類消費,菇包反而創造了新的市場。例如:他的其中一位客人是工程師,平時常熬夜、工作壓力大,為了紓壓、照顧肝,買了靈芝回家、擺在桌上栽培,隨著靈芝長大、有需求時就會剪來泡茶。

菇包創造新客群,學校老師也愛用

菇包能讓菇農發大財嗎?林儀婷以自家菇包為例,一個菇包只賣 50 元,十多年來都沒有漲價,很難帶來太大利潤。但菇包的好處不能只看帳面收入,菇包能讓更多新客人認識農場、進而購買菇類產品、愛上菇,對菇農來說,菇包是非常好的帶路貨,「也是行銷、廣告的媒介」。

林儀婷透露,菇包的市場不只在零售端,好種、長得快的菇也被教育界相中,近年來有出版社來農場洽詢,希望將菇包做為自然課的教材,取代過往養蠶寶寶、種綠豆。不少學校老師訂購菇包來搭配課程,孩子種菇獲得成就感、學習會更有動力,有的家長也跟著孩子一起種菇,甚至假日時全家一起到農場參訪、體驗。

莊學富也表示,單靠香菇要讓客人記住、持之以恆的採購並不容易,菇包的消費族群更願意花時間、認真地了解菇,他的農場也因菇包而有更多人參訪,他則從客人的回饋更了解市場。雖然買菇包的消費者會不斷有問題需要回應,但這也是轉型必經之路,菇包的出現為產業帶來活水,創造了更多機會。

菇包能為農場帶來新的訪客(照片來源/豐年農場)
菇包能為農場帶來新的訪客(照片來源/豐年農場)

菇包適合做為學童的教材

兒童食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李玫翎育有兩子,她與孩子都是菇包的忠實粉絲。李玫翎表示,協會是由一群重視飲食素養與食農教育的媽媽成立,她曾在因緣際會下接觸菇包,「第一次種就失敗」,因為一開始不了解種菇過程,她的孩子爭相澆水把菇淹死了,後來她帶著媽媽、孩子們一起去菇場辦活動,在菇農教導下才知道種菇的撇步。

李玫翎認為,只要有足夠的教學、指導,菇包是非常好的教材,比起其他植物,照顧菇包過程,澆水、放置位置等細節動作都會在很短時間內得到反饋,「對孩子來說,菇是可以互動的生物」,協會也因此在疫情時間以菇開發「菇菇寶盒」教材,寶盒中有菇包及指南,讓親子可以在家種菇,寶盒共計 100 組,受到了熱烈迴響。

為了順利種菇,兒童食育協會以 line 製作聊天機器人,讓所有取得菇菇寶盒的家庭可以上傳照片,機器人也會每天提醒不同步驟,種完一輪後,系統會將上傳的照片自動生成一張獎狀,讓爸爸媽媽可以印出來給孩子,協會也發放問卷調查種植狀況。

居家種菇最佳環境:更衣室、客廳

李玫翎分享,問卷結果顯示,居家栽培產量最好的地方是更衣室和客廳,寢室、廁所及陽台的生長狀況反而不理想,推測是因為菇包需要陰暗潮濕的地方,陽台會有陽光、都市人會在寢室放除濕機、現代廁所普遍有抽風,反而造成環境太乾,不利於菇包生長。

自從種菇之後,李玫翎和兩個孩子都愛上種菇。她認為,都市孩子的童年不見得會進入農田,菇包是很好的食農教育敲門磚,家裡一隅就能成為親子的小菇田,且不愛吃菇的孩子親手種一次就願意吃菇了,營養攝取以及飲食素養都有提升,很多爸媽也因此帶著孩子走入農場,小小的菇包拉近了普通人與食物以及農業的距離。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