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寶林35件食材「採陰」 台大醫:汙染源可能是「蟑螂」

EBC 東森新聞

發布於 04月01日12:36

寶林中毒案截至今日,累計31例個案、2人死亡,但店裡食材送驗皆為陰性,除了粿條本身,還有其他可能嗎?台大醫學院教授李建璋提出,汙染源關鍵可能是蟑螂!因為蟑螂的腸子裡,有米酵菌酸的來源細菌,若餐廳環境髒亂,蟑螂剛好爬過並且「排泄在食物上」,食材遭污染加上孳生只要2-3天,事後煮來吃,可能就會引發食物中毒。

寶林中毒案延燒,累計2人死亡5例重症,但店裡食材送驗皆為陰性,究竟米酵菌酸從哪來,有人開始懷疑,是醬料、砧板不乾淨?但台大醫學院教授,質疑汙染源關鍵,可能就是蟑螂。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李建璋:「唐菖蒲伯克氏菌,通常是在牠,蟑螂的腸子裡,通常是蟑螂的排泄物,如果遺留在食物,就有可能會造成污染。」

醫師坦言,若板條本身沒問題,假設餐廳環境髒亂,若剛好蟑螂爬過排泄在食物上,排泄物裡就帶有「唐菖蒲伯克氏菌」,食材遭污染加上孳生2-3天後拿去煮,消費者再吃下肚,很可能就會引發食物中毒。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李建璋:「污染以後還要孳生,牠(蟑螂)把細菌大下去之後,細菌要有好的環境。」

而事實上,3/24衛生局突襲檢查時,就發現3大疏失,其中一項就包含,餐廳疑似有蟑螂排泄物,不過米酵菌酸,也得在適合溫度及酸鹼值的環境下繁殖大約2天,產生的毒素份量才可能危害性命,若只放1.2個小時,只會有輕度腸胃道症狀。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李建璋:「從歷史事件上來看,其他國家爆發的,後來也都沒有辦法找到,明確的污染源。」

若要地毯式找出汙染源,就得從來源細菌開始,唐菖蒲柏克氏菌,除了可從牆壁土壤、大豆,乾燥玉米葉木耳,分離出來。

醫師指出,昆蟲研究顯示,這菌種屬於「昆蟲共生菌」,簡單來說不只蟑螂,在其他昆蟲身上也會存在,這毒到底從哪來,外界質疑角度不同,疑點也越來越多。

(封面圖/東森新聞)

一手掌握全世界,立即加入東森網Line官方帳號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