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在一個框框裡游刃有餘,那才叫真的自由 —— 從產品設計師到「Nomad. Taipei」,徐啟泰的遊牧者觀察筆記

Shopping Design

更新於 2022年09月20日08:22 • 發布於 2022年09月20日08:00 • Stanley Kuo

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2 秋季號 / THE TRIP ISSUE:另一種旅行

「帶著電腦,他們不回家了。」

遊牧者行蹤不定,並不是逃避任務,相反的他們甚至熱愛工作(因為到哪都要工作),有些數位遊牧者甚至不介意一週工作40個小時,或隨時隨地都在工作,這完全取決於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輪廓。

2022 秋季號_Nomad. Taipei
LePark。

遊牧工作者渴望透過旅行,整合工作模式,出框的移動獲得新的體驗和新視野,進而可能醞釀更精彩的自我提升。歐洲許多國家在疫情期間,在能提出收入證明的前提下,開放三個月至一年左右的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簽證,就是看中遊牧族群的經濟能力,而葡萄牙、克羅埃西亞甚至成立了數位遊牧村。過去幾年,疫情限縮了 nomad 的行動範圍,除了出不去之外,更多人回不了家,而在疫情趨緩後,nomad 族面對什麼新議題?創立萬人 IG 帳號「Nomad. Taipei」的徐啟泰從遊牧者需求出發,結合咖啡店踩點潮並嘗試與遊牧者串連,留下當代遊牧者的觀察與紀錄。

2022 秋季號_Nomad. Taipei

徐啟泰
「真正的自由不是走過多少地方,而是即使哪裡都去不了,還是知道自己是自由的。」來自桃園,八年工業設計經驗,曾經玩音樂十五年,創業做過藍芽音響,自營 Airbnb。旅居上海三年,信主十年,最近開始做專案管理。
Instagram:@nomad.taipei

Shopping Design(簡稱 SD):在你的記憶中,什麼時刻出現了與 nomad 的對話交集?當初又怎麼想到要創一個 Nomad. Taipei 這樣的帳號?

徐啟泰: 2015 年時我曾經以 Airbnb 接待過一對紐西蘭情侶,男生做 E-commerce,女生則是平面設計師,他們來台北一住就是三個月,在亞洲共待了三到四年,在台北、東京、上海、曼谷住一陣子,再去清邁、首爾等其他城市,帶著電腦。透過網路工作,一邊在各地旅行。因為接觸他們,我才知道有人選擇以這樣的方式生活,他們倆都是那種背著大背包的背包客,把車子、房子賣了,全部家當就在身上,與台灣人習慣買車買房、囤積物質、追求安穩的文化很不同,這可能與歐美強調個人主義的文化血統有關,他們追求新的體驗、不同視野與內在的滿足,我很嚮往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我覺得 nomad 是一種心態,而為什麼後來會有 Nomad. Taipei 這個帳號,起因於疫情出不了國,但是我實在是太想旅行了,所以就想,既然離不開台灣,那我就在台灣以 nomad 的角度旅行吧!就是這麼單純的想法。

2022 秋季號_Nomad. Taipei
在三樓。

在工作與旅行之間切換,關於數位遊牧的要素

SD:就你的觀察,數位遊牧重要的考量關鍵是什麼?

徐啟泰: 第一是智慧型手機,再來是穩定且夠快的網路,可以視訊會議、跟老闆匯報,第三個是 budget airline,第四個就是 Airbnb。Airbnb 是共享經濟的開始,就是它讓 nomad 的一切成為可能,因為你不太可能住三星或五星旅館遊牧工作三個月,那會貴到炸掉,但 Airbnb 的出現讓你可以在任何一個城市體驗當地生活,跟著本地人吃喝,住在他們住的房子,他們去哪你就去哪,對我來說,當地的生活體驗才是真正的旅行。

遊牧者一般很喜歡清邁、峇里島等這種遠離都市的地方,你可以理解這呼應了他們想要遊牧的原因,因為不想要朝九晚五在固定位置上工作的生活,所以他們選擇把工作帶到一個貼近大自然、相對沈靜的環境裡完成,或者選擇台北跟香港這兩個地方,可以在工作之餘,用很短暫的時間快速地從都市移動、切換到山邊海邊。

SD:Coworking Space 資源會不會也是一個條件之一?

徐啟泰: 推薦一個我房客介紹的權威網站「Nomad List」,它會即時地評比全世界各個城市的遊牧分數,包括消費水平、網路、工作地點、安全性等指標,也考量到種族歧視、快樂指數、LGBT 友善指數、散步指數等,現在第一名是里斯本,台北目前是第 50 名,台北曾經進入前 10 名,因為疫情整個順序都重組了。遊牧者需要的跟一般國際觀光客完全不同,第一是生活費便宜,第二是網路要快,例如相對於韓國,馬來西亞的網速可能就不太適合,第三個是安全考量,政治環境是否安定,不能有戰爭或動盪等。也順便提供一個臉書社團「Digital Nomads Around the World」給大家參考,之前疫情他們就有分享哪個國家的隔離需要幾天、visa 好不好申請、能夠待多久等情報。

談需求與影響,勾勒當代各式遊牧樣態

SD:你觀察的遊牧者們,透過這樣的生活模式想獲得的是什麼,或者說他們更在意的價值是什麼?

徐啟泰: Work-life balance。他們的核心是體驗,在旅行中獲得更廣的視野,去不同文化的環境看過一圈,回到原本的生活,會有一些有趣的文化對比與體悟,進而形成自己的想法。例如遊牧比例較高的歐美人,他們熱衷於探索世界,他們對環境的安全感需求很低、不太依賴,任何地方都能活,身體對環境的適應程度平均也比亞洲人高許多。大部分的遊牧者都處在一個「gap year」,可能在公司工作三五年,有些存款,就和伴侶背起包包踏上 nomad 之旅,也有一對夫妻帶四個小孩去遊牧,不過 nomad 通常都有一個期間性,不會是永久的。

SD:在你的 Nomad. Taipei 上有許多咖啡店的觀察紀錄,比較少有住宿的內容,是否因為你看到市場上的某些需求?

徐啟泰: 會開始拍咖啡店,其實有點誤打誤撞,我更想要拍的其實是 hostel,但造訪 hostel 的成本偏高。Nomad.Taipei 辦過幾次實體活動,當時找了烏龜妹等遊牧人來分享,我就發現大部分來的大多不是真的遊牧者,而是希望成為遊牧者的上班族。我自己也是高敏感族群,喜歡離開辦公室、在這種(當天採訪地點 AGCT ,需預約)大桌子上工作,你會看到同樣性質工作者大家都很認真做事,就覺得很有動力,在有創意的氛圍下能量會很高,也會比較有想法,我很喜歡這種氛圍。

2022 秋季號_Nomad. Taipei
AGCT apartment,是 Nomad. Taipei 第一次拍的店家,2020 年辦過第三次線下講座。
2022 秋季號_Nomad. Taipei
AGCT apartment。

SD:你覺得遊牧工作者對城市的樣貌產生哪些影響?

徐啟泰: 好的部分就是會更有活力,會更國際化,觀光業會更活絡,因為不管是旅館、餐廳、咖啡店等都需要有人消費去帶動,但問題可能也會是這個,因為這群人不是住民,政府較難管理,就可能會導致治安風險高,黑市洗錢等地下交易,就是這樣一體兩面。一個城市還是需要有人在那裡深耕,若一半以上人口是遊客或短暫居留,可能就難以持續累積出價值。

真正的遊牧或許是…

SD:如果你要幫 Nomad. Taipei 下一個註解,那會是什麼?

徐啟泰: 有一句說「流浪不是一種不幸,而是一種資格」,你能流浪代表你還放得下、代表你無牽無掛、是自由的,對我來說,它真正的精神就是自由。有另一句話很重要,「不自由的自由才是真自由」,如果今天的自由是你想幹嘛就幹嘛,那其實是不自由的,因為你只敢在家裡,因為出門有可能被車撞,所以自由是建立在框架裡頭,你在一個框框裡面游刃有餘,那才叫真的自由,所以我心中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不管你在哪裡都能遊牧,那就是真的自由。

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2 秋季號 /THE TRIP ISSUE:另一種旅行 - 更多內容請點此試閱

延伸閱讀

秋季號 新出刊!《THE TRIP ISSUE:另一種旅行》遊牧,療癒,再出發!
【詹偉雄專欄】失落的假期,與將出發的旅行:從生命的匱乏本身咀嚼起,我們值得一個全新的自己
「隨遇而安」這四個字看起來很輕,要真正做到卻很難。白安聊生活,談創作,用一張專輯總結兩年來異地的感悟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