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德國大選今登場 預料保守派勝選、極右翼勢力擴張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1小時前 • 發布於 14小時前 • 鄭景懋採訪

德國今天(23日)將舉行全國大選,由反對黨領袖梅爾茨(Friedrich Merz)率領的保守派聯盟預計將掌權,而極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則將取得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使得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向右傾。

梅爾茨的「基民/基社聯盟」(CDU/CSU)持續在民調上取得領先,但在德國分裂的政治格局下,不太可能贏得多數席位,這迫使其要試探組成執政聯盟的夥伴。

這些協商預計會相當棘手,因為這場選戰暴露了在一些問題上的嚴重分歧,包含移民問題,以及在一個因為納粹歷史而讓極右翼政治負有特別強烈惡名的國家,要如何處理德國另類選擇黨的問題。

不受歡迎的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擔任看守總理,在德國企業與全球對手激烈競爭,以及德國經濟連續兩年萎縮後,這可能會延遲重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急需的政策。

這也將讓德國產生領導真空,正值德國正在應對一系列的挑戰,包括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威脅發動貿易戰,以及試圖在沒有歐洲參與的情況下,快速達成烏克蘭停火協議。

德國是一個出口導向經濟體,其安全長期依賴美國,因此特別脆弱。

德國人現在對自己的生活水準,比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任何時候都還要悲觀。根據蓋洛普(Gallup)民調,表示自己的生活情況正在改善的比例,從2023年的42%急劇下降到2024年的27%。

自從在2015年歐洲移民危機期間推行「歡迎難民」文化以來,德國大眾對移民的態度也越來越強硬,這是一個意義深遠的轉變。

去年11月,由蕭茲主導的中左翼社會民主黨(SPD)、綠黨(Greens)和親市場的自由民主黨(FDP)執政聯盟,因為預算支出爭端而垮台,並宣布在今天舉行舉行大選。

社民黨將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糟糕的選舉結果。

針對非正規移民的失控所展開的激烈爭論,主導了這場選戰,一系列攻擊事件的嫌疑人都是移民出身,這加劇了這個看法。

川普政府的成員,包括副總統范斯(JD Vance)和科技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都對反移民的德國另類選擇黨表達異常強烈的聲援,並猛烈攻擊歐洲領導人,也讓這場選舉蒙上了陰影。

成立12年的德國另類選擇黨有望在全國大選中首次成為第二大黨。

然而,德國另類選擇黨目前不太可能執政,因為所有主流政黨都排除了與其合作的可能性,儘管部分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為德國另類選擇黨2029年的勝選鋪路。

儘管如此,德國另類選擇黨的實力,加上極左翼少量但重要的選票佔比,以及德國大黨的衰落,正使得執政聯盟和治理的形成變得越來越複雜。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