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防止中國太陽能洗產地 美對東南亞4國祭高額懲罰性關稅

CTWANT

更新於 04月22日23:03 • 發布於 04月22日22:59 • 中國時報王嘉源 、 柳名耕
防止中國太陽能洗產地 美對東南亞4國祭高額懲罰性關稅
美國為防堵大陸企業洗產地,對東南亞4國太陽能產品祭出高額懲罰性關稅。圖為大陸寧夏綠能園區。(圖/新華社)

美國商務部經長達1年的調查後,對來自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等4個東南亞國家的太陽能電池與模組,公布反傾銷與反補貼稅的終裁稅率,稅率最高可達3521%。這項措施旨在防堵中國大陸企業透過東南亞「洗產地」,規避針對中國製太陽能產品的關稅。

而面對美國為防堵陸企洗產地,對東南亞4國太陽能產品祭出高額懲罰性關稅,國內太陽能模組業者指出,台灣有望迎來轉單,但也要注意非美市場有沒有可能被倒貨,而未被列入的印尼、寮國可能會是產地轉移的目標,預期台廠中長期有望受惠。

美國商務部21日發布公告稱,調查發現,上述東南亞4國的太陽能製造商不公平地受益於政府補貼,並以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向美國出售產品。這些產品雖產自這4國,但實際上多數是由中國大陸企業擁有和營運的工廠生產。美國去年從這4國進口了129億美元的太陽能設備,約占此類進口總額的77%。

美國商務部公布的太陽能關稅稅率因公司和國家而異,但總體上高於去年年底宣布的初步數據。針對柬埔寨個別公司的關稅稅率最高達3521%,原因是該國多數企業未配合調查。越南境內公司則面臨395.9%的關稅。泰國境內公司面臨375.2%的關稅。馬來西亞境內公司面臨34.4%的關稅。

這些關稅是否生效,仍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於5月下旬做出最終「產業損害裁定」。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祕書長姜皞先指出,台灣的太陽能模組成本比東南亞貴約30%左右,在東南亞被加上關稅後就有銷美的市場競爭力。

姜皞先並進一步指出,去年美國需要的太陽能產能大約40多GW,川普上任後大約萎縮至30GW,但仍要注意目前馬來西亞還有韓華、晶科的產能,關稅大約超過30%一點,因此扣掉2家的產能後,就可以知道台灣業者可以分到的市場占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