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針對美國實施對等關稅,農業部昨公布因應措施細節,輸美主要品項農產品皆提供外銷補助,產業團體肯定農業部措施,認為有助鞏固並擴大美國市場,但也指出現外銷遇到最大問題是船班大亂,盼農業部可再與交通部協調船運調度,農業部表示,已跟交通部航港局確認,國際海運運輸平穩專區已啟動,如業者有貨櫃調度需求亦可上該平台專區回報。
農業部公布的因應措施中,針對輸美的我國主要農產品六大品項提供外銷獎勵,包含花卉及其種苗(全品項) 每公斤21元、鱸魚每公斤10元、吳郭魚每公斤5元、鬼頭刀每公斤19元、毛豆每公斤4元、茶葉(需100%國產)每公斤19元等,另還有協助產業升級的冷鏈、溫室、標章、品種等補助,以及提供農貸利息補貼等。
國內養殖的吳郭魚(台灣鯛)約有4成外銷,其中主要外銷市場在美國,台灣鯛協會理事長郭建賢指出,農業部提供輸美運費補貼很實際,只要能順利出貨,就能穩定價格。
郭建賢指出,因需要冷藏或冷凍貨櫃的台灣農產品出口量有限,難以占滿整艘貨輪,因此這類農產品通常都是在台灣上櫃到貨輪後,該貨輪會再到中國各港口集貨,最後再運往美國,但因 美國對中國提高到245%,加上又擬開徵停泊費,美中航運已幾近停擺,目前國際貨船運期航班都大亂,再加上關稅尚未談定,以及美國市場受換率變化影響等略鈍化,目前確實出貨速度有較慢,盼農業部出面協調貨輪櫃位問題,如果貨輪順暢,加上關稅若可在5月談定,對整體產業衝擊將最小。
蘭花協會秘書長曾俊弼指出,目前確實有遇到貨輪船期有變動減班與不確定等延期問題,因台灣蘭花是用種苗方式輸出到美國接力生產,船期會決定種苗培育批次。
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對於業界目前遇到的船運問題,已和交通部航港局就需要的個案來協調調度船運班次與空間,並啟動國際海運運輸平穩專區,如業者有貨櫃調度需求亦可上該平台專區回報,按過往經驗,航運平台會議上 航港局會彙整期間內的貨櫃調度需求供三大國籍船公司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