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民主黨「完成歷史任務」終於被迫解散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03月01日12:05 • 發布於 02月28日09:12 • 新聞編輯採訪
曾經為香港第一大反對黨的民主黨,日前召開記者會宣布解散。(FB@民主黨 The Democratic Party)
曾經為香港第一大反對黨的民主黨,日前召開記者會宣布解散。(FB@民主黨 The Democratic Party)

曾經為香港第一大反對黨的民主黨,上週召開記者會宣布解散。但民主黨解散需要經會員大會通過才能正式生效,至於大會何時召開則未有定案。近年香港民主派社團如歷史悠久、擁有不少勞工會員基礎的職工盟,以及長期代表專業階層的公民黨,更包括與民主黨關係密切、代表教育界教師的教協陸續在強力的政治壓力之下,生存空間不斷收窄被形勢逼離歷史舞台,但民主黨進入解散程序的消息依然令人大感突然,事關民主黨去年底才就領導層進行改選,相隔不足兩個月忽然要進行「安寧療養」。連曾任民主黨主席的多屆立法會議員劉慧卿接受傳媒查詢時也對此大感突然,解散決定來之倉促,加上主席羅健熙對解散的決定性原因三緘其口,令不少人紛紛猜測民主黨的解散並非自由意志。未幾民主黨資深黨員李華明出席電台節目時,便指收到「中間人」傳達中共方面的意思,訊息毫不轉彎抹角,明刀明槍的指令,指民主黨已經完成歷史任務。

至此民主黨解散從大局而言固然可惜,也確實是香港公民社會收緊的另一指標,但又當情況已經越過一個「心已死」的界線時,情況再惡化也予不了人任何衝擊。就以「安寧療養」作比喻,已經肺癌末期,誰還會在乎肺炎。李華明在電台節目中指,和「中間人」的對話中曾探問民主黨能否在年底的立法會選舉取得名,如此形勢下仍然痴心妄想,希望能以最低限度的「溫和路線」參與選舉,但得到的回應顯然不帶任何迴旋餘地,為一場布袋戲作布偶而不自知,說實在民主黨死不足惜。民主黨在香港民主路上最正確的決定,大概就是今次解散。

回顧民主黨多年來在香港民主社運發展路上,有一個角色從不缺席,「老是常出現」,姓「中」名「間人」,但大眾多年來對其真實身份毫不知情,只是民主黨每逢有重大決定,「中間人」一定是民主黨自圓其說。從當年政改走入中聯辦密室談判,這種「暗盤政治」令不少曾對民主黨抱有期望的支持者徹底失望,也最終在之後的多次選舉中顯現:民主黨的聲勢在新世代民主派群體所發起的運動浪潮中相形見絀,長年支持基礎持續流失,內部亦面臨年輕人才斷層的困境,2020年中政府以過渡立法會應對民主派初選,在初選中被民眾唾棄的民主黨面對民意盡失,以「繼續發聲」為藉口,厚顏地戀棧權力選擇服從政府決定留任,更指「選民對留任決定有質疑,可在明年以選票回應」,未幾數名立法會議員被政府以支持「港獨」危害中國國家安全之名遞奪議席,又匆匆以總辭望取回「尾彩」,記者會上面對記者質問是否欠香港人一個道歉,拒絕認錯之餘更怒羞成怒,美其名是最溫和的反對派,現實只是最差的政治演員,逢場作戲任由擺佈而不自知。

作者》布寒野 前香港網媒編輯,飄洋來台後繼續心繫家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