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南國美籌備處揭牌 李遠:民間力量造就今重要時刻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03月26日01:05 • 發布於 03月25日09:30 • 江昭倫採訪
原台南市美術館確定將就地升格台南國家美術館,25日由文化部長李遠(左五)、台南市長黃偉哲(右五)親自舉行籌備處揭牌儀式。(江昭倫 攝)
原台南市美術館確定將就地升格台南國家美術館,25日由文化部長李遠(左五)、台南市長黃偉哲(右五)親自舉行籌備處揭牌儀式。(江昭倫 攝)

台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今天(25日)揭牌,文化部長李遠表示,文化部自2018年啟動「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過程中發現來自民間的力量更大,有人為台灣留下許多文化遺產,藝術家的家屬們也願意捐贈,才造就今日這個重要時刻。

原台南市美術館確定將就地升格為台南國家美術館,25日由文化部長李遠、台南市長黃偉哲親自舉行籌備處揭牌儀式,藝術界與許多前輩藝術家的家屬代表齊聚一堂,見證台灣即將誕生一座專責近現代的國家級美術館。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文化部自2018年啟動「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過程中蒐集前輩藝術家的作品約867件,修復8千多件作品、收復9萬個史料檔案等,但是遠不及民間的力量大,因為有民間力量、藝術家家屬的捐贈,才造就今日這個重要時刻,他要表達萬分感謝。李遠:『(原音)在這個國家在推動的計畫中,最後我覺得收穫最大的,反而是來自民間的力量,因為台灣的民間力量是很大的。剛剛有看到順天博物館(順天美術館主人許鴻源長子)許照信先生就捐出他所有的674幅珍貴的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全部捐出來,然後說要「為台灣人留下一份文化遺產」,從那個時候,我們就不斷地接到各種藝術家的家屬表示他們願意捐這個畫,他們蠻希望台灣有一個近現代的國家美術館可以蒐藏這些畫,所以才會有今天這個場面。』

李遠說,文化部在2025年推出了「重建臺灣藝術史2.0」,希望以更多策展方式展出,現在有了一座近現代的國家美術館,主要展出年代從1895年到1960年,包括日本人來台灣的創作,以及國民政府帶來台灣的一批藝術家,因此,近現代美術館展現的就是台灣在漫長歷史中最純粹的創作空間,且兩邊的藝術家有相遇、對話,而不是對立。

李遠話鋒一轉指出,他最近看了一本書《在曙光來臨前》,讓他不禁問自己「台灣的曙光來臨了嗎?」他說,原本文化部規劃利用首府大學閒置空間興建一個聯合典藏空間,編了新台幣1億元經費,現在只能被迫明年重編,但後來想想,比起台灣100年的歷史委屈,還有前輩藝術家的遭遇,預算被刪掉1億還算小事。李遠強調,「當台灣人選擇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自由民主的社會,我們的曙光就已經來臨了,這是一條往前進的不歸路,誰也擋不住我們。」

台南市長黃偉哲則表示,台南市美術館2館是賴清德總統擔任台南市長期間突破萬難、自籌經費建造而成,現在已成為台南的重要地標,如今期盼能藉由台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的成立,讓台南美術館更好,也讓台南以及台灣的藝術更加發揚光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