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南韓學者看2024台灣總統大選 習近平可拿這事宣揚對台政策成功

風傳媒

更新於 01月13日09:54 • 發布於 01月13日08:00 • 簡恒宇

我國總統暨國會大選13日進行投票,這場選舉受到國際關注。南韓忠南大學和平安全研究所研究員張榮熙接受《韓民族日報》訪問時直言,不應把此選舉視為美國和中國的「代理人」之爭,但中國國民黨候選人勝出,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宣揚其過去8年對台政策成功的唯一方法。

張榮熙擁有我國台灣大學博士學位,專門研究兩岸政治。《韓民族日報》12日刊出張榮熙專訪內容。他表示,雖然經濟和就業議題很重要,但台灣目前經濟情況並不差,這些似乎未成為主要議題,而自1996年總統直選以來,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就是首要議題,「這次沒有不同」。

不過張榮熙直言:「兩岸關係將由11月舉行的美國大選決定。」他指出,台灣人未如外界所想的嚴肅看待中國軍事恐嚇,但也不想當前緊張局勢持續下去,而兩岸對話在現任總統蔡英文8年任內被切斷,台灣普遍認為需要就預料外的發展有一定對話。

「此外,台灣人想要維持現狀。與中國對話或許有需要,但他們似乎不想更積極的交流合作」,張榮熙告訴《韓民族日報》,香港示威造成對中國的反感上升,中國經濟看起來也前景黯淡,因為經濟在COVID-19疫情開始時衰退。他直言,台灣人想有足夠對話,說服中國克制軍事行為。

國民黨勝出恐讓台灣連結變弱

張榮熙說,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和柯文哲想要藉由與中國更多往來,以提升經濟,「可是他們沒有讓大眾信服」。另外,他不認同此選舉是美國和中國「代理人」之爭的說法,因為國民黨常被視為站在中國那邊,但也應認為其和美國同陣線。

張榮熙稱,自2019年香港「反送中」示威後,台灣完全沒有親中論述或親中團體的空間,「3位(總統)候選人向大眾強調其得到美國支持,且自己不是親北京當局的候選人」,因此說這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的代理人之爭並不準確反映事實。他提到,侯友宜尚未訪問過中國。

張榮熙提到,侯友宜2023年得到黨提名後,隨即同年9月訪問美國,意圖展現獲美國認可,而有些人認為他不是主要政治人物卻被提名的原因之一,是他較不會被攻擊親中。張榮熙稱:「更精準的說,國民黨是支持和中國交流合作的團體。我想這可能被稱為親中,但其更重視與美國關係。」

「沒有得到美國認可的候選人,看起來沒機會贏得台灣總統大選」,張榮熙表示,若美國和中國各有偏好的人選,這可被當成代理人之爭。他指出,美國最優先要務是維持印太戰略,「基於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不是靠自己,而是與其盟友一起,國民黨勝出可能讓台灣成為較弱連結」。

兩岸局勢要等美國大選結果

張榮熙表示,美國想要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維持現今政權的政策,反觀中國偏好國民黨勝選,基於該黨支持交流合作。他直言「國民黨候選人勝選,是習近平可宣揚其過去8年對台政策成功的唯一方法」,並稱若國民黨上台,意味會重啟兩岸對話。

張榮熙指出,雙方可討論中國能給台灣的經濟好處,包括《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然而,侯友宜會要把台灣大眾對中國的不信任納入考量。國民黨和中國當局之間的對話不會很容易」。他認為,若民進黨繼續執政,中國可能進行更大的軍事壓力,「但這要等11月美國總統選舉結果」。

「美國與中國2023年11月在舊金山的峰會上,同意『管理』他們的競爭」,張榮熙向《韓民族日報》稱,「他們正在恢復溝通。兩岸危機源自美中關係,管理這些危機的力量也在美中關係之中。這是兩岸關係動態的基礎」。問及南韓在台灣選舉中的相關角色,張榮熙直言不能做什麼。

張榮熙坦言,南韓不應在台灣議題上刺激中國,「這是非常易變的議題。沒人知道美國在11月選舉後的立場可能會如何改變。不能在未來模糊不清時下賭注」。他亦稱,南韓要調整對中國的看法,「我們要更佳了解習近平對台灣的行為。中國的行為應被視為一種虛張聲勢」。(推薦閱讀:歐盟對2024台灣總統大選保持沉默 這國竟是對台政策進展阻礙

張榮熙說,中國沒有軍事準備或經濟條件,做出大膽用武力來統一國家。他直言,習近平的崛起與長期掌權是中國制度和中國危機的產物,「他自己沒能力克服那制度。習近平政權最優先要務是繼續掌權,還有中國共產黨的至高地位。他們不會想承擔任何阻礙這些優先要務的不確定性」。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