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好日專訪 ▋有感的形塑・喚度知覺 ▋臨床心理師 洪培芸 - 由心探外 超渡外眾期待 觸求真實內在的清朗晨昏

日日好日 X 雜誌

發布於 2023年12月29日10:27 • 日日好日X雜誌
文.李書嫻 攝影.張湘羚 場地協力.秀泰集團 / 秀咖啡(欣欣秀泰店) (紙本訪談請見No.26 紙本雜誌P.4)
文.李書嫻 攝影.張湘羚 場地協力.秀泰集團 / 秀咖啡(欣欣秀泰店) (紙本訪談請見No.26 紙本雜誌P.4)

「所有人想要尋求生命的解答,並非加入組織,更不是尋求外面的大師,而是走往自己的內心!」—— 臨床心理師 洪培芸

才入錄音間,臨床心理師洪培芸隨即用家常問候溫起一室暖意,按下開錄旋鈕一瞬,話語飛快流淌在琥珀燈色籠罩的麥克風前。出生鳳山,家裡的資源多輸入於鎮日揮汗,忙於工地的父親。老爸在家的日子,如部分亞洲傳統家庭的父輩角色,話一出口多成了管教,權威的話底即使藏著關愛,卻接觸不了子女最深層,渴望被同理的心聲。

「那時洪爸最傷害我的一句話是:『就是因為你們沒生小孩!』我當時為此氣到整整一年都不想和他說話」,面前的洪培芸,氣韻清朗、妝感透亮,八年前的分離風暴看似不曾襲擾她分毫,很難想見當時的她幾度尋遍新住所無望,在半月內的限時搬遷令下,曾蹲躲在臺北車站的大廳泫然欲泣的模樣,「若說父母對我的教養是父權下的結果,我的哥哥就是在這樣的家庭裡,他們給我最好的禮物。」

「要哭,也要邊跑邊哭!」

兄長相偕著她坐進車廂,如同人生疊影,與一站又一站的風景快速別過,兄妹對話不多,但其中一句:「你可是洪培芸!會這麼容易被打倒?」讓天生硬骨的她緩慢蓄起了生氣,進而轉將怒氣與委屈投進瑜珈的柔軟裡。晨間七點半,洪培芸準時出現在瑜珈墊上,時而感受心緒的不平成為腿肱若水的曲折,流動間很快化進下一波用核心與吐納撐起,如鷹的優雅姿態。「還有閱讀,當時我的周遭多是懷著待嫁女兒心的同伴們,找不到指引,我只能向書裡的前輩求教。」

逃避、閃躲,無處發洩的情緒像洪流從心閘出逃,沖刷著由理智構建出的浮島,高張後平息的狀態就像暫時上了岸,問起「調適」從她的眼光看去如何解讀,洪培芸提出一套組合公式:「調適=允許+臣服+行動」,當發覺自己混雜著震驚、悲憤、困惑與不解,看懂這樣的情緒出現,允許流動,不再與之對抗。臣服後,接續產生的行動才開始了調適的進程。不過說來容易,重生的過程就像赤裸把過往的認知、想法層層擊潰,「親密關係的結束真正象徵的是,你失去了一個家人、一個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這是過程裡最需要花時間面對、沈澱和轉化的一關。」

看似走向友善包容的臺灣社會,對於離婚者的標籤依然緊緊依隨,談起這一切,洪培芸早能笑看過往,「離婚當時像是死了一次,接續的人生卻要勇敢一百次,不過我學到最寶貴的兩個字——無常。」桌前燦笑如日的她身上看不見所謂傳統的離婚者標籤,勇氣的印記倒徹頭徹尾如影隨形。

|圖為洪培芸的第四本著作《心理防衛》
|圖為洪培芸的第四本著作《心理防衛》

「真理是一處無路可達之境!」—— 印度思想家 克里希那穆提

翻看桌上洪培芸的第四本作品《心理防衛》,目光很快被篇章裡印度靈性導師吉杜·克里希那穆提所落下的「真理是無路之境!」所攫,跳開表面,往內探詢,意境與洪培芸觸及作者身分至今所倡的想法不謀而合,「『認識自己』就是改變人生的起點,也是一生的作業。」幫助更多人過好這一生,更是如今她的志業與追求。

出書、演講、持續以諮商助人成就他多重角色的切面,「更年輕時我還嘗試過十日內觀,禁用手機時,腦中出現的想法繁多,但唯有牆上的戒、定、慧我記了下來。」那是遇事所具的正知正見,並實踐在日常身心裡分寸拿捏得當的謹言慎行,然而常人何能盡數而為,在書裡的案例處遇,外界深重期待的步步進逼,轉而往親密家人和多方成癮的行為表象走去,「轉移」、「否認」、「合理化」在生活中交替出現,「辨識出對方或自己正經歷這樣的狀況,等待適當時機再續溝通,更深一層的價值也在課題分離之後,不將對方的課題攬在身上,同時成熟擔起自己應面對的那一份責任。」

超渡萬眾和父母期待

觸及課題分離,洪培芸說起第二本著作《微笑憂鬱》裡備受外界討論的議題「超渡父母的期待」,積累的壓力源往往來自外界對自己的盼望,無論科系、學業成就、社會表現,無底洞式的吞噬內心真實的樣貌,伴隨「熟稔易生侮慢之心」不擅言愛的華人家庭,更多時候在期待轉嫁之下,許多人活出的樣態,往往是多重框架下所編織出的魅影。

圍好邊界,清晰覺察自己的處遇,直覺而誠實地感受內在情緒,在破框之際變得相對重要,「情緒比較不會騙你,實踐自我對話,感受內在的自發性,覺知有無裡外不一致的狀況,發現自己正合理化過度的行為當刻,轉往源頭找尋,終止這個循環,我想很多人可以開始從桎梏中解放。」

「覺知」兩字反覆在席間出現,別於「認知」延展於思考、「感覺」源於外界冷熱痛快地直擊,洪培芸認為它更像中性而不帶標籤的存在,「一旦你太快陷入二元對立的思維,任隨它驅動你站於特定立場找尋方法,將會錯失看到更多選擇的可能性。」

對洪培芸來說,「知覺」、「認知」、「覺知」動態交錯著涵蓋思維風景,「你可以去看想法的底端,藏著最深的信念是什麼,不諱言這很難,所以說『認識自己』是一生的功課。」包羅人際裡的「關係」更是人生修煉場,「光能理解情緒,讓對方感受有人對應,即開啟了第一步、開出一條對話的路,這樣就很棒了!」洪培芸輕轉臥於桌面的玻璃杯,水影浮動間,過境杯中的光線愈發清晰可見!

|圖說|除了自己的著作,洪培芸也常分享其他作者的好書與讀者共享,圖為她所推薦的印度靈性導師克里希那穆提的《與生活和好,克里希那穆提寫給你的28道生命習題》
|圖說|除了自己的著作,洪培芸也常分享其他作者的好書與讀者共享,圖為她所推薦的印度靈性導師克里希那穆提的《與生活和好,克里希那穆提寫給你的28道生命習題》

「活出你自己,那會是你今生最好的選擇」

將斂起滿桌的歡快喧嘩前,洪培芸談起了時下常見的「高敏感族群」,「以前我沒有找到對的方法,共感雖是我的特長,相對的也經常讓自己耗能。」直到將生活切出刻度,每日夜臨七點半,她準時將手機開啟勿擾模式,徹底潛進與自己的獨處時光,「如同日本學者長沼陸雄送給高敏感族的建議,若確認了習染感受的源頭,縮短待在人多嘈雜的環境時間,也是一個直接卻有用的方法。」

減少直面回應外界干擾和帶進的壓力,才有機會更貼近內裡的感受,「說來有趣,我從年輕就很愛獨處,也常思考我到底要過一個怎麼樣的人生。」如同推廣精神獨立的倡議者,書寫從墨擴散到如今感染與她相遇的生命,她在轉彎後的境遇裡,親身用碰撞鑿出屬於洪培芸的形狀,也遇見更多未曾謀面的可能,「有些潛能被觸發了,沒想過我會出這麼多書、走進這麼多節目,若說現在的我有什麼追求,或許就想朝活出『有趣』、『有意思』、『有意義』的精彩好人生繼續前進吧!」

本文著作財產權為日日好日x雜誌所有,未經日日好日授權請勿任意重製編輯,轉載也請務必註明轉自日日好日x雜誌 ▌No.26 喚渡知覺 ▌ 

--

與日日好日有更多互動▸

通路總覽→ https://linktr.ee/edisgd.mag

日日好日Podcast 頻道〈更多訪談隨身聽〉→ https://reurl.cc/V1D2aY

日日好日X雜誌 FB→ https://reurl.cc/l9e07Y

日日好日X雜誌 IG→ https://reurl.cc/Dd3voR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