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蘇伊士運河癱瘓,埃及一天損失上千萬美元

科技新報

更新於 2021年03月29日14:54 • 發布於 2021年03月29日12:35

長榮貨輪擱淺超過一週,這場全球矚目的蘇伊士運河癱瘓事件已到終點。至 28 日有 369 艘船困在海上,這些船載運各式各樣商品,包括石油,甚至還有動物,石油疏運受阻,甚至讓敘利亞被迫實施石油配給。這場數年最嚴重的海上交通中斷事故,不僅打擊航運業,對仰賴運河收入的埃及而言,也是一場經濟災難。

出事的長榮貨船長賜輪是世界最大的貨櫃船,重 20 萬噸,最多可容納 2 萬個貨櫃,目前載運 18,300 個貨櫃,從高雄出發目的地為荷蘭鹿特丹,卻在 23 日於通過運河的途中擱淺,直至今日疏通。

事故第一時間就毀了埃及經濟。1869 年開通的蘇伊士運河一直都是埃及重要的經濟來源,看到與日俱增的國際貿易需求,埃及政府於 2015 年耗資 80 億美元將河面拓寬到 120 英里,容許超大型貨船通行,為振興該國經濟並恢復埃及為重要貿易中心地位計畫的一部分。

現在每天約有 12% 全球貿易,包括約 100 萬桶石油和約 8% 液化天然氣通過運河。據航運期刊《勞埃德船舶日報》(Lloyd’s List)數據顯示估計,每天流經這條運河的貿易價值為 96 億美元,西行流量每天約 51 億美元,東行每日流量約 45 億美元,相當每小時 4 億美元,每分鐘 670 萬美元。

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船隻日平均 50 艘,由於去年全球貿易量大增,全年有近 1.9 萬艘船通過運河,淨噸位為 11.7 億噸,是運河歷史第二高的裝載量。龐大貿易也為埃及帶來可觀收入,現在運河是埃及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之一。疫情之前,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貿易占埃及國內生產總值 2%,運河持續封鎖每一天,運河收入就損失 1,400 萬至 1,500 萬美元。埃及政府急於恢復蘇伊士運河沿線交通。

根據德國保險公司安聯(Allianz)研究,每年為蘇伊士運河為埃及帶來 50 億至 60 億美元收入。而這場中斷事件,可能使全球貿易每週損失 60 億至 100 億美元,並使年度全球貿易增長降低 0.2~0.4%。

過去十年,隨著全球貿易的擴大,貨櫃船尺寸幾乎增加一倍,因此這場脫困行動難度很高。荷蘭公司 SMIT Salvage 和日本 Nippon Salvage 組成的專家展開救援行動,27 日有 14 艘拖船在漲潮時試圖移動貨船,已能將船左右移動 30 度,救援團隊要等待下一次漲潮,即當地時間 29 日中午到 30 日凌晨。

有專家認為,這起事件不是移開擱淺的船隻問題就解決,現在航程中斷的幾百艘船將在未來一兩週時間同時駛進北歐港口,加上正常航行時間到的船隻,將造成北歐港口壅塞。

目前一些船隻正改道避開蘇伊士運河繞過南非好望角。BBC 畫了一張圖估算,從台灣高雄港出發到荷蘭鹿特丹,走蘇伊士運河只要 25.5 天航程,如果繞道南非好望角,則要 34 天。改道將拉長航程增加成本,有些無法等待的企業改走空運,運輸成本將增加 3 倍。這次長榮貨船擱淺事件不僅影響全球航運業與埃及經濟,供應鏈中斷將衝擊無數企業,甚至牽連民生消費。

(首圖來源:蘇伊士運河管理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