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碳價爆跌、碳稅推遲 全球減碳開倒車?

DIGITIMES

更新於 2022年07月19日01:56 • 發布於 2022年07月19日01:56 • DIGITIMES - 廖家宜
碳價爆跌、碳稅推遲 全球減碳開倒車?

2022年上半對全球推動淨零碳排轉型來說,可謂多事之秋。先有俄烏戰爭爆發衝擊國際能源市場,國際碳價一度滑落,近期歐盟修正碳關稅草案,新版條款將延長至2027年生效,且納入更嚴苛的機制,全球加速減碳的決心不變,但外在因素影響卻佔很大比例,近期國際局勢的波動,不免也讓人憂心,是否會因此拖慢全球減碳腳步。

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受到西方空前制裁,但制裁俄羅斯有如「雙面刃」,作為全球石油與天然氣主要出口國,俄羅斯也利用來此掐住歐盟咽喉。歐盟長期仰賴俄羅斯供應天然氣,在歐盟抵制俄羅斯能源出口之際,反而加劇歐洲能源供應短缺,在這段時間已有部分國家重新將煤炭作為電力來源,這使得歐盟電力部門的排放量急劇攀升。據統計,歐盟煤炭發電佔總發電量從俄烏戰爭爆發前一個月的10%上升至13%,其中德國更飆升12%。

短期來看,歐洲不得不增加碳排放,只能暫時放棄過往減少碳排放的承諾。突如其來的變化,不僅打亂歐洲能源轉型步伐,更影響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長遠目標。俄烏戰爭演變出對國際能源市場的衝擊,也反應出能源轉型無法實現自主性的脆弱,對當前正在積極發展的碳交易市場帶來劇烈波動,像是2022年石油與天然氣價格屢創新高,但國際碳價卻一度下滑,歐盟碳價2021年底每噸逼近90歐元,2022年2月更來到每噸逾90歐元的高峰,但卻在3月受俄烏戰爭影響,下滑至每噸58歐元的低點。

而即將於2023年起跑的「碳關稅」也是一波三折。歐洲議會先是在2022年6月初因在碳排放交易體系(ETS)的問題上出現意見分歧,此項草案遭否決,而「55套案(Fit for 55)」也只能延緩再議,當時業界就憂心,是否會對接下來的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也就是「碳關稅」產生推遲疑慮。所幸歐州議會終於在6月底統一意見,通過包括ETS與CBAM相關規則等的草案修正。

但CBAM相較之前的版本,這次通過的條款出現一些新的變動。首先是生效日期將延長1年至2027年,相比歐委會版的立法草案延遲了1年,但條款上出現的新機制卻更為嚴苛,包括除了原來歐洲碳市場所涵蓋的鋼鐵、水泥、電力等產業之外,又把氫/氨、塑料、有機化學也同樣納入,此外,該法案還提出將間接排放,也就是來自製造商使用的電力排放也納入CBAM範圍。

近期國際局勢的波動無疑影響全球對減碳重新展開思考,並擬定更安全、更潔淨的能源策略。俄烏戰爭引發全球天然氣與石油價格攀升,也帶來能源轉型必須先達到能源自主的思考。全球加速減碳的決心不變,但外在因素影響卻佔很大比例,外界也擔心通膨是否會拖慢企業布局ESG,對此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則表示,的確受到俄烏戰爭影響,歐盟近期走上重啟核電、煤電之路,但他認為這是短期因應措施,長期來看,加速降低對石化燃料的依賴,避免被特定組織或國家控制,受制於人,才是長久之道,因此短期紛擾因素雖然會對企業成本與淨零路徑產生一定干擾,但長期方向則不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