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馬英九感受「哭牆」吶喊?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有多震撼?

遠見雜誌

更新於 2023年03月30日10:03 • 發布於 2023年03月30日10:02 • 邱莉燕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有多震撼?因此讓前總統馬英九深受衝擊。原來,館內有「哭牆」「鐵證如山」等深具創意的策展,讓人理解,這一頁沉痛歷史不該忘。到底有那些關鍵展品?完整介紹一次看。

馬前總統於3月29日上午的參訪重點,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這間以南京大屠殺為主題的紀念館,讓他深感衝擊。其實,不只是這段歷史相當沉痛,館內的豐富策展也確實兼具創意與深度。

到底展內有哪些精心呈現歷史意義的展品?以下是《遠見》記者彙整報導。

高空墜落流星

走進館內,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大螢幕,上面的動態圖案是每隔12秒就會有一顆流星從高空中墜落,獨特設計是出於紀念南京大屠殺期間,30萬同胞在六週內被日軍屠殺,如果用時間表來計算的話,象徵每隔12秒就有一條生命消失。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內以流星意象象徵逝去的遇難者。張智傑攝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內以流星意象象徵逝去的遇難者。張智傑攝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內以流星意象象徵逝去的遇難者。張智傑攝

隨即螢幕上緩緩呈現又消失的,就是遇難者名字,立刻將人的思緒帶入當年的集體遭遇中。

序廳裡,兩邊牆上的對稱排列出倖存者照片,一共1213張,其中有100張彩色照片,是截至2017年9月30日止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

隨時間流逝,再有倖存者去世的時候,館方就會在這裡舉行一個儀式,同時熄滅掉照片後的燈箱,變成黑白照片,目前在世的倖存者已經不足50位。

展內陳設,說明日軍暴行「鐵」證如山

兩邊牆上的壁龕內,記載遇難者名名字1萬多個,並特別將遇難者的名字鐫刻在以18本鐵書,說明日軍在南京的暴行「鐵」證如山。

館方特別找來當年日軍第16師團長中島今朝的日記,其中寫到,因為基本上採取不保留俘虜的方針,光佐佐木部隊就處理掉1萬5000人。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內,將遇難者的名字鐫刻在以18本鐵書。張智傑攝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內,將遇難者的名字鐫刻在以18本鐵書。張智傑攝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內,將遇難者的名字鐫刻在以18本鐵書。張智傑攝

日軍殺人的手法五花八門,從機槍掃射到活埋,還進行殺人比賽。館藏一篇日本《東京日日新聞》報導,明顯是當時對日本戰爭狂熱分子的極力吹捧,報導標題是「百人斬超記錄」,講了兩個日本少尉軍官在進攻南京時進行殺人比賽,看誰先殺滿100人。結果其中一位向田敏明殺了106人,而野田巖殺了105人,因為不知道誰先殺滿100人分不出勝負,於是他們就相約以150人為目標,繼續殺人。

後來,盟軍總部將兩人引渡到中國大陸接受審判。1938年1月,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對這兩個戰犯進行了審判,最終判處他們死刑,在南京執行。

台灣人油畫,和星雲大師有關

旁邊一幅油畫,則與台灣人有關。

旅美畫家李自健受星雲大師邀約,於1991年創作《南京大屠殺屠生佛》三聯畫,油畫運用了現實主義的藝術手法,真實再現了1937年日軍在南京的暴行。

油畫由三聯組成,左聯描繪著兩個日軍拿着血淋淋的刺刀,橫眉冷眼對著堆積如山的屍體,為「屠」;中聯有一個幼童趴在屍山上母親的身上嚎啕大哭,為「生」;右聯是僧人準備掩埋遇難者的屍體,為「佛」。

這幅油畫在巡迴地球展覽了兩圈半之後,由星雲大師捐贈給了館方,傳為佳話。

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入口處的群雕中,有這樣一組雕塑:胸口被刺的母親,掙扎著給幼兒,餵了最後一口奶後死去。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外雕像群。張智傑攝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外雕像群。張智傑攝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外雕像群。張智傑攝

這組雕塑,就是以常小梅父親、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常志強一家的悲慘遭遇為原型。

常小梅介紹:「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我們家厄運降臨。一個日本兵端著刺刀,一刀戳向我祖母的胸口,頓時鮮血如注。我父親最小的弟弟被摔到了地上,哇哇大叫,日本兵拿起刺刀,對著他就是一刺刀,挑起來,拋出去幾尺遠。又無情地捅刺其他三個年幼的孩子。」

「當父親把他的小弟弟抱到我祖母面前時,祖母掙扎著要給最小的孩子再吃口奶。此時,祖母已不能說話,漸漸地垂下了頭。那年,父親只有9歲,」常小梅說。

「每每看到那座雕像,我都難以抑制心中悲痛,」2019年,常小梅把父親的一生之痛寫成「微觀史」──《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常志強的生活史》,已發行中英日三種文本。常小梅說,很多內容都是她在晚上整理的。夜深人靜時,她讀到這些口述時,眼淚就止不住地往下流。

「做為倖存者的後代,我有義務傳承這段家庭記憶,」常小梅說。

哭牆名字一直增加,更添感傷

「哭牆」,位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一角。1995年剛設立時,長43公尺,高3.5公尺,刻有3000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姓名。沒想到後來一直增加上面的名字,「哭牆」經歷數次增刻,姓名至26年後增至1萬665個,長度也增加了約一倍。

哭牆上的每一個名字,彷彿都在無聲地吶喊,所蘊含的苦難卻令人震耳欲聾。

從此看來,想多了解南京大屠殺,台灣民眾值得到此館一遊,相信會帶來更深沉感受。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