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膳食纖維防心血管疾病 蔬果、全榖雜糧哪種更有效?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2年05月05日01:57 • 發布於 2022年05月05日01:57 • 陳蔚承
膳食纖維防心血管疾病 蔬果、全榖雜糧哪種更有效?
膳食纖維防心血管疾病 蔬果、全榖雜糧哪種更有效?

研究發現,膳食纖維可以降低心血管風險,不過蔬果、澱粉食物的膳食纖維哪種比較有效?新的研究給出答案。

全榖雜糧防心血管疾病 效果比蔬果更好

哪一種膳食纖維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更有幫助?哥倫比亞大學公衛學院(Columbia University Mailm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團隊找到答案。他們招募了90年代末4125名平均65歲、登錄在美國心血管健康研究計畫(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的受試者,持續追蹤他們的飲食內容、發炎指數和心血管狀況到2015年,例如中風、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疾病等。

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每天平均從蔬菜攝取6.9克膳食纖維、水果5.2克、全榖雜糧4.2克,且膳食纖維攝取愈多,發炎指數和心血管風險愈低,而且全榖雜糧在整體的發炎指數中,下降的幅度最大,也就是說,少少的全榖雜糧膳食纖維,帶來的好處比蔬果來的多。該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線上公開(JAMA network open)》中

為何全榖雜糧的膳食纖維會比蔬果來的有用,或是全榖雜糧食物當中有其他營養素能抗發炎、降低心血管風險,研究沒有說明,不過哥倫比亞大學公衛學院助理教授施瓦科蒂(Rupak Shivakoti)指出,全穀類的膳食纖維具有抗發炎的潛質,可以做為未來飲食建議調整的方向。

膳食纖維養好菌、抗發炎 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膳食纖維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聯性,雖研究不多,但已經有許多可能原因。文化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翁德志指出,膳食纖維的食物同時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和植化素,能維持免疫系統。但為何穀類的膳食纖維的效果比蔬果好,研究並沒有明說,推測與實驗方式有關。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偉愷也指出,膳食纖維能養腸道好菌,好菌會產生代謝物短鏈脂肪酸,例如丁酸,能抗發炎、使血管結構完整,且心血管病人血液中的丁酸濃度較健康人低,糞便中產丁酸的腸道菌也較少,「以往研究發現膳食纖維可以降低心血管的風險,但當中的關聯性還不明確,我認為膳食纖維改善腸道菌相、使產生丁酸的好菌變多是一個原因。」

至於為何全穀類的膳食纖維效果較好,營養師郭環棻推測,有研究顯示,非水溶性的膳食纖維對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效果較好,而全榖雜糧食物例如燕麥、糙米、全麥麵包、麥片等等非水溶性膳食纖維較蔬果多,「這些榖雜糧食物當中含有約1%至4%的果聚醣,能改善腸道菌相,且能與膽固醇中的膽酸結合、排出體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為何全穀類的膳食纖維對心血管特別有益,雖無法了解確切原因,不過另一份重量級的綜合性回顧研究能了解一二。2019年刊登在《刺胳針(The Lancet)》的系統性回顧研究,分析了全球185個臨床研究、共1.35億名受試者,發現每天吃25~29克膳食纖維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風、大腸癌等疾病的風險15~30%,且低升糖指數的全穀類食物來替代精緻澱粉的比例愈高,死亡率愈低。

補充膳食纖維 別忘了全榖雜糧食物

衛福部建議國人每天至少吃25~35克膳食纖維,翁德志指出,除了蔬果,全榖雜糧也很豐富。別看小小一粒糙米或一顆地瓜,其實蘊含豐富的營養和膳食纖維。

(圖片來源 / 蕭智綸製圖)

地瓜、燕麥、糙米、玉米、芋頭等等常吃到澱粉食物的膳食纖維含量比某些葉菜還要多,吃一碗200克的糙米飯或燕麥,飽足感夠,膳食纖維分別可以吃到8克和17克,全榖雜糧中的B群和礦物質如鉀,都是維持身體運作的重要微量元素,而且全榖雜糧食物吃到100克、200克較容易,蔬果就難得多。

台灣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教授陳時欣也指出,全榖雜糧食物如米跟麥,含有高品質、易吸收的蛋白質,麥的蛋白質含量又比米更高,所以吃對全榖雜糧食物不僅吃得到膳食纖維,還能吃到蛋白質,「一般民眾不用太在意穀類和蔬果的膳食纖維有何不同,只要知道多吃膳食纖維有益健康準沒錯。」

延伸閱讀:

能降血脂、保護心血管!現在吃桑椹正好 但有3個小提醒要注意

10種「減壓好食物」公開 雞蛋、黑巧克力、抹茶都上榜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