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腕錶小教室】新手秒懂!最實用「鐘錶字典」:機械錶石英錶差異?錶耳、錶圈、錶冠指哪裡?25個專業名詞一篇解析

Bella儂儂

發布於 02月27日16:00 • Haremi
【腕錶小教室】新手秒懂!最實用「鐘錶字典」:機械錶石英錶差異?錶耳、錶圈、錶冠指哪裡?25個專業名詞一篇解析

對於許多初入錶坑的腕錶初心者來說,精密的機械結構和複雜的製作工藝常讓人望而生畏。然而,理解腕錶的基本組成及相關術語,是進入這個迷人領域的第一步。以下,Haremi 編將為你詳細解釋25個常見的腕錶專業名詞,幫助你輕鬆掌握腕錶的基礎知識,從而更深入地欣賞腕錶的美學與工藝。

延伸閱讀:【腕錶小教室】什麼是機械錶的「擒縱系統」?維持機芯穩定度、走時精準全靠它!

鐘錶專業名詞01:錶徑

Source: Instagram @vacheronconstantin

錶徑指的是錶殼的直徑大小,通常以毫米(mm)為單位。在1990年代之前,多數腕錶的錶徑較為精巧,隨著運動風格的興起,40毫米以上的大錶逐漸流行。近年來,市場趨向於「中性尺寸」,是男女皆宜的錶款。

延伸閱讀:瑞士腕錶為何能稱霸全球?8點解密「瑞士製錶史」:手錶前身是懷錶,史上首個鐘錶竟不是瑞士製造!?

鐘錶專業名詞02:錶盤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Montres Breguet(@montresbreguet)分享的貼文

錶盤是腕錶的面板,用於顯示時間和其他功能。錶盤材質多樣,包括金屬、珍珠母貝等,並可採用琺瑯、雕刻等裝飾工藝,增添美觀與質感。

延伸閱讀:不只鑽戒值得買!Harry Winston「八邊形錶」為何經典?6點帶你認識鑽石之王的「印記Emerald」系列腕錶

鐘錶專業名詞03:錶殼

Source: Instagram @vacheronconstantin

錶殼是包覆機芯的外部結構,保護內部機械部件。錶殼材質多樣,如不銹鋼、黃金、鈦金屬等,設計風格各異,影響腕錶的整體外觀和佩戴感受。

鐘錶專業名詞04:錶圈

Source: Instagram @rolex

錶圈位於錶殼的最外圍部分,可透過不同的拋光處理呈現多樣化的外觀。在運動型腕錶中,錶圈通常設計為可旋轉,用於計時或測量潛水深度等功能。

鐘錶專業名詞05:錶耳

Source: Hermès

錶耳是錶殼上下兩端延伸出的部分,用於連接錶帶或金屬鍊帶。錶耳的設計影響腕錶的佩戴舒適度和美觀度。

鐘錶專業名詞06:錶冠

Source: Instagram @rolex

錶冠是位於錶殼側面的可旋轉部件,通常位於右側。佩戴者可透過旋轉錶冠來調整時間、日期,或為機械錶上鍊。

鐘錶專業名詞07:石英錶

Source: Instagram @swatch

石英錶是以電池為動力,透過石英晶體的振動來計時的腕錶。石英晶體在電流作用下產生穩定的振動,驅動指針或數字顯示時間。

鐘錶專業名詞08:機械錶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Blancpain(@blancpain1735)分享的貼文

機械錶依靠內部的機械裝置運作,無需電池。透過發條的上緊,提供動力驅動齒輪運轉,進而推動指針。機械錶可分為手動上鍊和自動上鍊兩種。

延伸閱讀:【腕錶小教室】機械錶、石英錶、電子錶差在哪?詳細差異一篇解析:初入「錶坑」挑「這款手錶」最具收藏價值

鐘錶專業名詞09:手動上鍊

Source: Instagram @audemarspiguet

手動上鍊是指佩戴者需要手動旋轉錶冠,為發條上緊,提供機械錶運行的動力。定期上鍊可確保腕錶的精確運行。

鐘錶專業名詞10:自動上鍊

Source: Instagram @audemarspiguet

自動上鍊的機械錶配備自動盤,透過佩戴者手腕的自然擺動,帶動自動盤旋轉,為發條上鍊,提供持續的動力。

鐘錶專業名詞11:動力儲存

Source: Instagram @vacheronconstantin

動力儲存(Power Reserve)指機械錶滿鍊後可持續運行的時間,通常從40小時至數日不等。部份高級腕錶可達數週,並搭載動力儲存顯示功能,讓佩戴者掌握剩餘動能,確保時計穩定運行。

延伸閱讀:【腕錶小教室】什麼是「動力儲存」?機械錶為何要上鍊?初級錶迷必看的7個重點:運作原理、動能顯示一次看

鐘錶專業名詞12:自動盤

Source: Instagram @blancpain1735

自動盤是自動上鍊機械錶中的關鍵部件,通常呈扇形或環形,位於機芯內部。自動盤隨著手腕的運動而旋轉,為發條上鍊,確保腕錶持續運行。

鐘錶專業名詞13:擺陀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Montres Breguet(@montresbreguet)分享的貼文

所謂擺陀(Rotor)其實就是自動盤的另一個名稱,其為自動上鍊機芯的關鍵零件,隨手腕擺動轉動,為發條提供動力。高級腕錶可能採用貴金屬打造,並刻有精緻裝飾,兼具美學與功能性。

延伸閱讀:【腕錶小教室】擺輪、陀飛輪、飛行陀飛輪差在哪?6點解析:初級錶迷必看的「機械錶基礎知識」

鐘錶專業名詞14:游絲

Source: Instagram @audemarspiguet

游絲(Hairspring)是控制擺輪振動頻率的極細金屬絲,決定機械錶的走時精準度。高級腕錶可能使用藍鋼、矽或特殊合金材質,降低磁場與溫度變化影響,確保穩定運行。

鐘錶專業名詞15:機芯打磨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Montres Breguet(@montresbreguet)分享的貼文

正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熱愛腕錶工藝的藏家,除了顯而易見的錶殼及錶盤造型外,也會在意機芯的工藝設計。所謂機芯打磨(Movement Finishing)指的便是鐘錶機芯的裝飾與修飾工藝,包括日內瓦波紋(Côtes de Genève)、珍珠圓點(Perlage)、鏡面拋光(Black Polish)等技術。不僅提升美觀,也可減少摩擦、增加耐用性。高級製錶品牌通常以手工打磨,展現精湛工藝與藝術價值。

鐘錶專業名詞16:防水深度

Source: Instagram @rolex

腕錶的防水深度(Water Resistance)以米(m)或大氣壓(ATM)標示,30m 防水適用日常佩戴,100m 可應對游泳,300m 以上則為專業潛水錶。須注意防水並非絕對防浸水,仍需妥善保養。

鐘錶專業名詞17:日常防水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ROLEX(@rolex)分享的貼文

現代腕錶通常具備基本的防水功能,標示為30米防水,足以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洗手、雨水等情況。然而,防水性能會隨時間和使用情況而下降,建議定期檢查和保養。

鐘錶專業名詞18:小複雜功能

Source: Instagram @blancpain1735

小複雜功能(Petit Complication)指基礎時間顯示以外的進階功能,如月相、GMT雙時區、計時碼錶等,兼具實用性與工藝價值,是高級腕錶愛好者入門複雜功能的理想選擇。

鐘錶專業名詞19:大複雜功能

Source: Instagram @alangesoehne

大複雜功能(Grand Complication)涵蓋製錶技術巔峰,如三問報時、萬年曆與陀飛輪等,結構極為精密,需頂尖工匠手工打造。這類腕錶不僅代表品牌工藝實力,也被視為收藏界的珍品,價格昂貴且產量稀少。

鐘錶專業名詞20:月相錶

Source: Instagram @vacheronconstantin

月相錶在錶盤上設有月相顯示窗口,透過精密的機械結構,展示月亮的盈虧變化,讓佩戴者直觀地了解當前的月相狀態。

延伸閱讀:【腕錶小教室】「月相錶」是什麼?起源、原理、製作工藝6點解析:錶盤呈現月亮盈虧、航海時代重大發明

鐘錶專業名詞21:GMT 時區

Source: Longines

GMT(Greenwich Mean Time)腕錶配備額外的指針或顯示,允許佩戴者同時查看兩個或多個時區的時間,對於經常出差或旅行的人士尤為實用。

鐘錶專業名詞22:計時碼錶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OMEGA(@omega)分享的貼文

計時碼錶(Chronograph)是一種能測量特定時間間隔的腕錶,常見於運動、賽車和航空領域。它透過錶殼兩側的按鈕啟動、暫停與歸零計時,並搭載副錶盤顯示經過的秒數、分鐘或小時。部份高級款式更具備飛返(Flyback)或追針(Rattrapante)功能,可精確測量連續或多重時間段。

鐘錶專業名詞23:三問報時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SWISSWATCHES(@swisswatches)分享的貼文

三問報時(Minute Repeater)透過機械裝置敲擊音簧,以不同音調報時,是鐘錶工藝中最具詩意的功能之一。低音代表「時」、雙音為「刻」、高音則顯示「分」,讓佩戴者能在黑暗中辨識時間。由於音色會受錶殼材質、結構設計等多重因素影響,即使是同一位製錶師,使用相同的材料和工藝製作的兩枚三問錶,其音色也可能存在差異。因此,每一枚三問報時腕錶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延伸閱讀:【腕錶小教室】什麼是「三問報時」腕錶?機械錶三大複雜功能之最:歷史起源、報時原理一篇解析

鐘錶專業名詞24:萬年曆

Source: Bvlgari

萬年曆(Perpetual Calendar)能自動分辨大小月份與閏年,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完全無須手動調整日期。透過複雜的齒輪與槓桿系統,它能精確運作至2100年(因當年屬於「百年不閏」才需手動校正)。與全日曆或年曆腕錶相比,萬年曆展現出更精密的製錶工藝,名列機械錶三大複雜功能之一。

延伸閱讀:【腕錶小教室】什麼是機械錶三大複雜功能之一的「萬年曆」?8大重點解析與「全日曆」、「年曆」的關鍵區別

鐘錶專業名詞25:陀飛輪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Montres Breguet(@montresbreguet)分享的貼文

陀飛輪(Tourbillon)由鐘錶大師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於1795年發明,透過旋轉框架抵銷地心引力對擺輪運作的影響,提升走時準確度。傳統陀飛輪每分鐘旋轉一圈,而現代更發展出雙軸、三軸甚至球型陀飛輪,以進一步優化計時表現。由於結構極為精密,製作一枚陀飛輪腕錶需耗費數百小時手工打造,價格昂貴,成為頂級鐘錶的象徵,也代表製錶工藝的極致成就。

【腕錶小教室】

自認不是最專業
但敢肯定很有趣
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講錶
帶領大家領略腕錶趣味

朝鮮薊貴得有道理!營養師解答「蔬菜之皇」健康好處、飲食禁忌:促進代謝加速瘦身、熬夜爆肝上班族更要吃

【食間到】淡水「源味滷肉飯 」排隊人潮不減!老滷汁熬出滿滿膠質,配上媽媽味家常菜,讓人一訪再訪

加入Bella儂儂 LINE好友,接收流行時尚新訊。